到神仙了!”
吳三桂一喊,那幻覺便消失了。眼簾裡依然是峰巒相連起伏不斷的雪峰。那神山好像被自己驚嚇了而躲得遠遠的。
吳三桂垂下手臂,十分不安地站立著。
白髮老人看著他,輕言細語地問:“你看到神山了麼?”
吳三桂點點頭說:“是的。”
白髮老人又問:“可是,你一喊,又把神山嚇走了麼?”
吳三桂悻悻地答道:“是的。”他好想哭。
白髮老人嘆息道:“你不用自責了。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神山!”
吳三桂立刻爭辯道:“不對!我親眼看見過神山,怎麼會錯呢?”
白髮老人說:“那是幻覺在欺騙你!其實你什麼也沒有看到!”
吳三桂有些迷惑了。他在想,自己親眼看到的,怎麼會錯了?然而白髮老人卻又說得如此肯定。白髮老人學識淵博,他是不會騙自己的。那麼是誰在騙自己呢?吳三桂問:“怎麼會這樣呢?”
白髮老人說:“其實你看到的只是很普通的一座山。因為你和那山相距得太遠,再加上太陽光,就使你產生了這種神奇的幻覺。如果你要走近那山去看的話,那山說不定還沒有我們站立的仙人臺這麼高,這麼神奇!”
吳三桂問:“這是為什麼呢?”
白髮老人說:“因為距離遠,就看不清楚。看不清楚就會模糊就會朦朧,然後就會使人陷入自己的主觀臆想,再然後就會使自己覺得它很神秘也很神聖。如果距離近的話,就什麼東西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這樣就不會給人留以想象的餘地,所以也就失去了神秘感。”
慧智也嘆息道:“世界上本沒有神與非神之別,這是人的臆想所產生的差別。因此,是神,還是非神,是根據觀察者的遠近來定的:
任何事物,遠而觀之是神;近而觀之非神。”
吳三桂便問:“那你的意思,世界上也沒有神仙麼?”
慧智說:“是的!”
吳三桂說:“那世間為何有人看到過神仙?”
慧智說:“那也只不過是因為遠望的緣故罷了!”
第三章 招募勇士
一、酒店老闆對吳三桂說起了寶刀的來歷
吳三桂被慧智送回家之後,便變得沉默寡言了。吳襄和祖氏見兒子失而復得,自然是驚喜異常。然而,接下來便是憂慮重重了。因為吳三桂變了。整天臉沉沉的,不說話,也不與同伴嬉鬧。就是對他哥哥吳三鳳也是避而遠之。吳襄心裡急,但忙於軍務,又忘記了。而祖氏卻總是耿耿於懷。她在心裡把兒子失蹤之前和失蹤之後的行為作了一番比較。越比較便越覺得兒子變成了蠢子,越比較便越覺得害怕。於是,她再三地對丈夫說起自己的擔憂。吳襄因此而不得不暗中觀察起兒子來。
透過觀察,他發現兒子並不是因為性格孤僻在躲避別人,而是兒子變得成熟了,老練了,甚至可以說已有心機。因為兒子躲開眾人不是在練功夫,就是在讀一本小冊子。他幾次想看看兒子到底在看什麼,可當他走近兒子時,兒子便趕忙把小冊子藏起來。無論他怎麼說,兒子就是不肯把小冊子拿出來讓給他看。他沒有辦法,但心裡因此而高興。
轉眼間,吳三桂有十五歲了。除了身體稍稍有點單薄之外,他已經出落成一個大人了。慧智教給他的武功套路,他已經練得如行雲流水,白髮老人送給他的小冊子,他也已經爛熟於心。唯一讓他感到遺憾的是,他覺得自己跟隨慧智和白髮老人的時間太短,以至於他有些怪罪自己。他想,如果相處的時間還長些,自己肯定能學到更多的本領,然而現在想再去找他們已不可能。一是他與白髮老人有言在先,回來之後不能再去找他;二是即使自己想違背前約再去找他也難找到。他估計白髮老人已經作古。而慧智和尚又喜雲遊,自己到哪去找他們呢?
現在怎麼樣後悔也沒有用了,唯一的辦法就是練好他們教給自己的那些本領。於是他想到自己應該有自己的兵器了。因此,一有空隙,他便到街上溜達。他希望有個奇蹟出現,比如說有什麼古代名將的後裔拿著祖先的兵器來賣,他將不惜重金購買。
也不知是天意,還是巧合,就在吳三桂遊蕩半年之久,他已經有些心灰意冷之時,卻偏偏碰上了這等好事。
那是一個天色昏暗的冬日,吳三桂在街上游蕩了一圈之後,感到肚子有些飢餓,身子有些發冷,於是他打定主意到一家酒店喝幾杯。他本來是很少喝酒的,因此並不知哪家的酒好。他抬頭一看,恰好看到一家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