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造反?”
“朱八哥,你說鄭彥夫一夥人這次搶到了多少銀子和糧食?一個人能不能分到二十兩?”
“你傻了不成?才二十兩麼?一個人少說得分到這個數……兩百兩!”
“這麼多啊?太厲害了,咱們也去造個反試試。”
“你真傻還是假傻?這錢你命搶,沒命花啊!不出十天,十里八鄉的官兵一圍……鄭彥夫一夥人就得斬首菜市口。”
“切,瞧你說得,我不知道躲進山裡麼?”
“躲你山裡你怎麼花錢?找猴子買東西不成?”
“話說,鄭彥夫一夥兒殺官造反也就罷了,怎麼還**婦人,連丫鬟們也不放過?這就有點過了吧,換了我絕對做不出這種事。”
“這倒是……不厚道啊……”
“切,這個你們不懂,殺紅了眼唄!你們聽說過西村的王二牛嗎?他老實巴交一個漢子,前年突然撈刀子殺了老婆,又把小姨子先奸後殺,被官府抓住問罪時,他一個勁兒的說,當時腦子燒壞了……這人啊,一旦殺紅了眼,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農民們很快就分成了兩派,一派覺得殺官造反很爽,很解氣,是大丈夫所為。另一派則覺得殺官造反的人腦子燒壞了,很快就會被官兵給抓回來。
朱元璋不動聲色地在心裡記著,哪些人支援殺官造反,哪些人不支援。這是很重要的情報,一年之後,農民大起義將要暴發,他需要挑選一些真正適合成為造反起義主力軍的人來培養,凡是意志不堅定,有畏懼情緒的,在起義的初期一律不能收。
因為在起義初期,隊伍人數不多,還要承受來自官府的巨大壓力,他越需要一個意志堅定的隊伍,一切有可能影響隊伍團結,有可能製造不安定因素的人,都必須排除,以免隊伍受其影響而崩潰瓦解。直到人數多了,隊伍大了,才可以收錄一些普通人。那時候,些許的不和諧聲音,不會再影響到大勢。
這就是他給鄭彥夫講過一次的道理,當你手下只有一百個人時,你殺一儆百,會把另外九十九個人都嚇跑,但當你手下有一萬個人時,你殺掉其中一百個,另外的人不但不會跑,反而會更加聽你的話,這是由隊伍的整體實力決定的。
朱元璋特別留意了白水王二的反應,這個著名的明末農民起義始作俑者,在聽了鄭彥夫起義的事之後,並沒有露出十分特別的表情,只是他的雙眼中閃過了一抹亮光……顯然,鄭彥夫的事給他傳達了某種訊號……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一條嶄新的大道!
實際上這一次轉世重生之後,朱元璋一直對王二很好奇,因為從他目前觀察來的情況來看,王二並不是衣食無著,生活不下去的窮人,而是在馬家有吃有喝,而且在整個白水都有名氣的好漢,他也沒有絲毫殺官造反的心思,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在一年之後站出來,發起了掀翻天下的農民大起義呢?
就在王二眼中那一抹亮光閃過的時候,朱元璋終於明白了!原來如此……
一切事物,有因才會有果,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不會是獨立發生的,它總會造成一定的連鎖反應。鄭彥夫的起義,是向著整個陝西傳達了一條迅息。
它在白水王二、府谷王嘉胤、宜川王佐掛、漢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米脂李自成、定邊張獻忠等人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在接下來的數年之內,這些種子將會先後發芽,在神洲大地上開滿悽美的鮮花!
五三、你們要造反?
張家的事過去之後,生活又迴歸到了正軌。大少爺馬智雄帶著他的十五名刀手,回西安府經營米莊去了。他將家裡的事交給了不成器的二少爺,實際上則是讓馬千九管理,二少爺掛個虛名,卻什麼也不做。二少奶奶保持著和二少爺分居的狀態,偏居在一個小院子裡,天天和二少爺吵架玩,三小姐繼續做養在深閨無人識的大家閨秀。
馬家恢復了平靜,但周遭卻很不平靜,鄉里鄉間流傳著各種各樣關於鄭彥夫一夥人的訊息。
鄭彥夫聽了朱元璋的話,在虎頭山上重聚一次之後散了夥,又跑到了澄城與白水兩地交界的洞子崖聚合。但這一次重聚之後,他沒有再聽朱元璋說的話跑進黃龍山,而是在洞子崖紮下了根。附近的小偷、強盜、山匪紛紛投入他的麾下,沒多久就有了四百多人的規模。
鄉里鄉間開始流傳官兵要大規模剿匪的訊息,有位村民的哥哥在西安府當兵,信誓旦旦地說西安府的官兵已經接到了調兵令,很快就會到澄城與白水交界處的山林裡去搜尋鄭彥夫一夥人,將他們全部逮到西安府去,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