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會在他身上打上馬德的印記,但他卻不會受到馬德的驅使。而馬德給官場上留下的印象是為人蠻橫且無所顧忌!這種形象有時候比他這個在絕大數場合必須中正持平的皇帝還要有威懾力。只要到時候他再在旁邊提點馬德出幾次面為趙申喬撐撐腰,敢乍著膽子找麻煩的人應該也不會很多。
而只要趙申喬的都察院不出什麼問題,到時候,再加上尤明堂接掌刑部。施世綸接掌大理寺,三法司在手,行事也就會順利許多。至少,那些有心人想使絆子就難得多了。
不過,雖然考慮的比較周全,並且事情已經開始,尤明堂也以“新官上任三把火”地姿態開始整理刑部的案卷,打算由此先清查一部分官員。可康熙依然有煩惱。……他是皇帝,事情太多,而且年紀也大了。想要主持這件大事有些力不從心。可是,到現在為止,他卻依然無法找到一個能夠合適的主事者。留在京城的幾個皇子。除了老三和老四,其餘眾人不是過於平庸,就是年紀太小。而老三胤祉耽於清談,而且耳根子容易發軟,性格也不是那種足夠堅毅的人,老四胤禩雖然有一往不回的脾氣性格,可是,就像張廷玉說的,他的這個兒子太過剛直了!而且性情刻薄!整頓吏治是要“整頓”,而不是單單隻要一個“整”。兩者雖然只是多一個字、少一個字的差別,可其中所代表的意思卻是天差地遠。而如果用了胤禛,他很難肯定自己地這個四兒子會把那個“頓”字放在心上。
“算啦!反正事情才開始,朕還有段時間等!……”
康熙在想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還是放棄了繼續思考,打算再過一段時間,等到尤明堂和趙申喬把事情開完頭再說。不過,他卻並沒有什麼事也沒做。一道聖旨很快就被送了出去,而且。很快,朝臣們就知道了其中地內容:
“聖上有旨,召十三阿哥怡貝勒胤祥、十四阿哥謹貝勒胤禵回京!”
………………
轉了一圈兒,再回到雲南。
自從扣了甘國壁,拿了哈元生,又讓自己的三千督標親兵把八千綠營兵給繳了械之後,雲貴二省的官員都知道自己呆地這片地盤兒上來的是一位真正敢動刀子的主兒。而哈元生被抓了之後,他後面那位的鐵帽子順承郡王到現在都是連一點兒聲響都沒見出,更是讓一向地處偏遠,跟朝廷的聯絡也相對要疏遠一些的兩省官員們曉得了於中的勢力。於是,在短短的一個月內,於中就豎立起了別人幾十年都未必能擁有的威嚴。當然,這些威嚴目前還只是表面上的,不過,至少,於中目前在雲貴算是立住了腳。再加上貴州巡撫劉應夏本是出自馬德地麾下,跟他也有幾分香火情,所以,他在兩省已經基本上可以說得上是令行禁止。
但是,於中現在要擔憂的卻不是官員們會不會聽他的話,而是應該怎麼整頓雲南這個爛攤子。這個爛攤子倒不是甘國壁或者是哈無生留下的,而是歷任的積累,更加確切的說,應當是歷史的積累。
明朝的時候,在大將沐英率軍平定了雲南之後,就根據雲南少數民族較多的特點,在廣大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了土司制度,並不斷地使之完善。可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以及雲南與內地的聯絡越來越緊密,土司制度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已經不再適合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和中央對這裡的統治了。雖然這項制度在歷史上起過有益的作用,使得明朝在平定雲南之後很快不穩定了當地的局勢,但是,這一制度本身就有不少的弊端。在土司的統治下,土司世官其土,世有其民,對轄下所屬人民有生殺予奪的權力,合成一句,就是“主僕之分,百世不移”。
可以說,土司,就是土皇帝。並且在自己的轄區內可以比皇帝還要為所欲為。在這些土司的統治下,人民生活艱難,財富都讓土司們給弄走了,百姓們困苦不堪,除了維持生活所需,根本就拿不出什麼東西來,自然也就嚴重阻礙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除此之外,土司之間。
土司內部也時常鬥爭,相互搶劫村寨,濫殺無辜,使百姓遭殃,嚴重影響了這一地區的穩定。尤其是在邊疆地區,更是如此。還有就是土司都擁有自己的武裝,他們利用自己地兵丁鎮壓當地人民,甚至抗命朝廷,叛亂不絕。
於中早在奉命接掌四川提督一職的時候就將土司制度瞭解了個通透,也對這種制度的弊端知曉的十分清楚。只是他當時已經得到了康熙的密令。
要抓緊時間準備出兵西藏。所以,不得不用了較為方便快捷的辦法,也就是財帛利益加武力威逼等手段來跟那裡的土司頭人們交好。卻沒有向土司制度下手。而他佔領西藏之後,也依然沒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