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還是快些離開吧,萬一被人知道我們來此,就不好了。那婦人點頭稱是,於是離開。
話說那兩個女人離開之後,從林中走出幾個人來,卻是五阿哥永琪,和李思凡,李思塵姐妹及她母親。
永琪為何和李家姐妹在一起?今天是清明節,李夫人領著倆個女兒,三人一起來到街上買了鞭炮煙花,紙人竹馬,這是要去給早以故去的哥哥嫂嫂上墳,街上人潮湧動,較之往日更是熱鬧,李夫人正在同商販討價還價的時候,一個女孩子自眼前一晃而過,李夫人不覺心頭一震,這女孩子大約十七八水,身材相貌跟早已故去的嫂嫂竟是十分的相像。
哥嫂死於一場大火,侄子由他的叔父撫養成人,可侄女卻是一直下落不明,因此凡是有長相相似的女孩,她總會上前詢問一番。她也顧不得討價還價,欲要上前詢問一番,可今天街上的人實在太多了,那女孩一晃而過,再找,卻怎麼也找不到了。
就在李夫人四下張望的時候,卻遇到了從京城來的艾公子,其實就是永琪了,永琪告訴李夫人自己認得揚州的官商江鶴亭,並承諾會幫助李夫人的兒子李思名脫罪,因此李夫人甚是感激不盡,沒想到會在街上碰到,其實永琪也一直想知道李家姐妹的舅媽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物,為何會有乾隆贈送的扇面?
當得知李夫人這是要去給亡故的哥嫂上墳,便找了個理由一同前往,他本是和小燕子幾個人一起出來遊玩的,此時也來不及跟小燕子她們打聲招呼了,便隨同李夫人一起徑直朝觀音山而來,一路上,李氏姐妹你一言,我一語告訴永琪舅舅舅媽當年死於一場大火,就葬在觀音山下。
話說李夫人和永琪一行來到觀音山腳下時,妹妹李思塵指著前方說道:媽,舅舅舅媽的墳前站著兩個人。李夫人看了看,說道:是誰呀?媽看不清楚。一旁的姐姐思凡說道:媽,不認得,從來沒見過這兩個人。李夫人說道:那咱們等一會兒再過去吧。於是幾人守在林下,這兩人李家姐妹不認得,永琪卻是認得,其中一人便是喬裝之後的乾隆,也就是自己的皇阿瑪。
永琪當時就在心裡面自言自語:這墳裡埋著的女人,莫非就是姨母口中所說的揚州女人了?
雖有些意外,卻也不是完全出乎意料之中,緊接著又走來兩個女人,可就大大的沒有想到,這兩個女人,一個是自己的姨母,一個是令貴妃。
她們倆個來此幹什麼?永琪甚是疑惑。
等到令貴妃和福晉兩人離去,李家母女才引著永琪來到墳前,此時墳頭上修飾一新,這時李思塵驚喜地喊道:哎呀,一定是表哥回來了。李夫人問道:你是怎麼知道的?思塵說道:舅媽生前最愛杏子花,只有表哥才會在舅媽的墳頭上插杏子花的。
李夫人聽後,雙手合十,口中說道:大哥大嫂在天有靈,保佑明兒平安無事,早日歸來。說罷,囑咐李氏姐妹給舅舅舅媽叩頭,閒話不提。
話說乾隆祭奠完畢,並未就此回到行宮,而是來到山上的大明寺拈香禮佛,大明寺又名西靈寺,也是乾隆二十年前和花杏邂逅的地點,大明寺因初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而得名。 1500餘年來,寺名多有變化,如隋代稱“棲靈寺”、“西寺”,唐末稱“秤平”等。清代,因諱“大明”二字,一度沿稱“棲靈寺”。
大明寺的山門殿兼作天王殿,正門上額“大明寺”三字,過天王殿,但見庭院開闊,古木參天,,東有檜柏,西有黃楊,中有寶鼎兩尊,出天王殿,經過一條花崗岩甬道,便是大雄寶殿,面闊三間,前後迴廊,釋迦牟尼大佛居中而坐,阿難迦葉分列兩廂,東首坐著藥師佛,西首坐著阿彌陀佛,兩邊是十八羅漢像。殿堂佛像全部重新裝修,金光煥彩,法相莊嚴,遊人如織,香火不斷。
乾隆今天喬裝改扮,微服出巡,除了前任知府跟隨左右,並沒有引起任何騷動。
乾隆拈香禮拜,口中暗自祈禱,無意之中,卻瞧見一人也在佛前禱告,正是方才路上偶遇之人,此人便是陳家洛。
話說陳家洛祭奠完結義兄長之後,也沒有馬上離去,而是來到大明寺禮佛。
乾隆看見陳家洛的時候,陳家洛也看見了乾隆,兩人此時近在咫尺,不由得彼此打量對方,越看越覺得親近,乾隆先向陳家洛問道:這位兄臺,你我一見如故,不知兄臺尊姓大名,家鄉何處,可否告知?陳家洛躊躇了一會之後,說道:小弟姓陳,名家洛,祖籍浙江海寧。乾隆聽後,更加心頭震動:海寧陳家。一個一直縈繞在心頭的地方。
乾隆還是半大小孩的時候,無意之中聽到先帝雍正和太后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