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2 / 4)

。幸而崔珩又想起來責備他:“你會扯不了謊?你怕回頭他怪你!”

七王爺對此責備欣然領受,道:“皇兄教訓的是。”

崔珩又恨鐵不成鋼道:“如今也無法了。等道路平靖些,你就替我去撫災吧。”

七王爺“哦”了一聲:“是啦!”

崔珩逗他:“你又知道什麼了?”

七王爺笑嘻嘻的:“我去撫了災,一路好去就藩。皇兄放心,這個我懂!”

崔珩道:“你小心些,不是叫你去玩的。”

“是。拿人短子嘛!皇兄,這個我懂!”

他懂什麼拿人的短處?崔珩想:他懂得趁人之危、施人恩義、逼人就範!真是雞鳴狗盜之徒,如今也要大用了。想起來真是笑不得、罵不得,只能教訓道:“這事兒危險。你當心著點。”

“臣弟謹遵皇兄教導。”七王爺還真是正經起來。

這麼著,一天以後大臣們就聽說,太后年事高,又吃齋奉佛,跪香辛勞,竟至於染上了風寒,如今臥床用藥,太醫們去把脈了,說起病勢來,盡皆沉吟。只因就病論病,那是不要緊的,若擱在小孩子身上,就不用藥,喝幾天熱開水,展眼又能活蹦亂跳。只嘆人年紀大了,身體就經不住事,五行不調,說起來也是舊疾,只有將養著罷了。

裡頭有三帝姬衣不解帶侍奉著,外頭七王爺也有孝心,發了個狠,道:“太后這番發作,都為京南道發水,在佛前祈願起的!我不好指斥佛菩薩,我只怪那個京南道!”

雪宜公主聽了嗔他:“你怪那個地方怎的?”

“我怪他發水呀!這麼著,我去替太后皇帝撫災。終要把它撫平順了。不然我不回來!”

雪宜公主一聽,這話倒不渾,只有一件事不合適:“老七呀,不是作長姐的滅你威風,你長這麼大了,沒有撫過災民,更別說那已經是京外了,又大水泥濘的。你怎麼去?”L

☆、三十 飲水要注意

七王爺振振有詞:“我沒撫過災民,我撫過棟勳呀。”

雪宜公主一口茶差點沒嗆著!饒是怎麼皇家風範,碰到七王爺全不夠用。

不過,好吧,一個暴跳的棟勳將軍,估計是比一幫子哀嚎的小民可怕得多。被七王爺“撫慰”下來了,也是事實。這一點,郭家覺得很丟臉,皇家也絕不提,但心裡明白,這也算是七王爺的……戰績吧?

七王爺乘勝追擊:“我也到過京外的,錦城我都去過!”

雪宜公主揉了揉眉心。

七王爺又道:“大水不怕呀,都已經退了。道路已經能走了。”

這倒不假。京南道終於可以通行。這倒不是唐家啊、或者那個鬼知道衝潰到什麼地方去了的俊章營的功勞。而是上流終究只是座冰峰,不是整座的大海,再傾倒也有個盡頭。如今春盛,該融的都融了,該流的差不多流完了。它自然而然的就歇息了。各處人馬都緊急的收拾道路,出出進進的都有了。

可人家能走得,不等於七王爺定能走得。鏢行的武師能在獨木橋上跑,七王爺能行麼?徵召的民伕能在齊腰深的泥水裡掙扎,七王爺能行麼?獲救的難民能在門板筏上漂出來,七王爺能行麼?

雪宜公主緩言寬慰:“再等一天吧。你回頭讓人好好幫你想想,準備停當了,再請皇帝的準,末了再收拾行駕吧,那邊也總得有時間拾掇出個地方來接你的駕。”

七王爺嘟著嘴。

雪宜公主睨他:“怎麼著,你還不高興?”

“我知道公主的意思是,過了這麼多天我還願意去,那我就去吧!”七王爺不樂道。

雪宜公主倒咯兒笑了:“你心裡真明白!”

——這姐弟倆說話。沒到大庭廣眾嚷去,但也沒有刻意避人,自有天地線一搭通,把話傳到了外頭。唐家小大佬覺得不妥當,連忙稟報大佬知道。大佬眼皮一搭:“你急啥?”

“目前在那兒賑災的,是——”小大佬湊到大佬耳朵前面提醒:不是他們第幾支第幾房的子侄嗎?

大佬往後面靠了靠:“我知道。他很妥當。你再派幾個老成的,幫他辦理接駕吧。”

小大佬懂了:以接駕的名義。把王爺困起來。賑災過程中各種貓膩。就不怕王爺知道了。

大佬又問:“太后還是操心王爺的婚事罷?”

小大佬更懂了:人家準兒媳謝四小姐還在那邊沒個音信哪!七王爺是盼她還是怕她?面子上總要好好找找她吧?拿這個做足文章,不管七王爺還是皇家,都沒空再多操心水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