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早在八月份他就到了蘇聯,蘇聯是此行的重點。他是來遊說史達林往遠東地區增加兵力的,趙書禮告訴他收到了確切訊息,日本人將在九一八發動事變,意圖侵佔東北。
而日本最忌憚的無非就是這個歷史上因為東北利益,跟他們打過仗的鄰國蘇聯,日本最顧忌蘇聯,恰恰就是塞北要首先拉攏蘇聯的原因。趙書禮猜測只要蘇聯往靠近東北的邊境駐紮上十萬軍隊,日本人必然不敢在東北大大出手,在沒有弄清楚蘇聯立場的情況下,他們不會貿然發動戰爭,因為日本人在瘋狂也不會認為他們有能力跟蘇聯加上中國幾個軍閥的聯合勢力打上一仗。
壓制日本不敢發動大規模入侵,而只把東北問題侷限成一場小規模戰鬥,這就是趙書禮的目的,他不是瘋狂的人,他可不想現在就跟日本來一場國戰,因為他看的清楚這時候中國必敗。
在遊說了史達林近一個月後,沈瑞麟收到了趙書禮新的電報,要他轉移陣地,到英國去。
因為外交形勢發生了改變,日本發動了凌厲的外交戰,而他們拉攏到的第一個盟友就是英國,英國因為在河北跟塞北軍打過一仗而懷恨在心,接受了日本人的拉攏,向蔣價石中央發出了外交通牒。表示要求蔣價石勒令塞北軍立即撤出東北,否則引起的任何後果將由中國承擔。英國還在國聯中施加影響,讓國聯介入的議案遲遲通不過,更不用說派遣調查團或者制裁日本了。
沈瑞麟這次揹負的外交任務是跟英國人達成諒解,讓英國人至少站在中立一方,為此趙書禮已經做好了犧牲東北利益的打算。當一聽到趙書禮說可以犧牲東北的電報時,沈瑞麟拿電報的手不自主的都抖了起來,他之所以現在完全的心向塞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跟列強交涉中,趙書禮對於國家利益還是比較維護的。可是這次他發出了犧牲東北,而且無底線的犧牲東北的電報,跟沈瑞麟一貫的世界觀發生了衝突。儘管他可能不是一個廉潔公正的海瑞一樣的人物,但是作為外交官,尤其是作為中國這樣弱國的外交官,他對於能透過自己的努力而維護國家利益這種事是很嚮往的。可現在卻要透過自己的手去出賣利益,他不由得想到了李鴻章,覺得自己就要做李鴻章第二了。
為此他跟趙書禮爆發了激烈的衝突,甚至不惜以辭職相威脅。但是趙書禮毫不妥協,告訴沈瑞麟他現在連自己都能出賣,中國缺的不是東北的地盤或者利益,缺的是時間,只要能給他十年時間,他不惜把自己出賣給魔鬼。趙書禮是帶著憤怒說出這番話的,自己的外交官以前就三番四次的反對自己的意圖,現在這個關鍵時刻還要掉鏈子真是叔叔不可忍了。
沈瑞麟哪裡知道趙書禮的想法呢,在趙書禮眼裡,現在東北只要不讓兩個國家佔領,其他列強誰佔都行。一個國家正是日本,這個不用解釋,日本佔了這裡,利用這裡的資源抗戰中才能跟中國打了八年,否則他恐怕連一年都打不起。而另一個國家則是蘇聯,很顯然現在蘇聯佔了東北,恐怕就收不回來了。
但這些能跟沈瑞麟說嗎,一來不好解釋,二來解釋起來也太麻煩了,不能浪費時間,還不如罵他一頓來的快。
看著趙書禮帶著憤怒言辭的電報,沈瑞麟猶豫了,或許正是這樣。但是他仍然猶豫不決,這時候趙書禮發來了一封較為柔和的電報,這封電報打動了他。趙書禮向他保證,只要十年時間,如果他趙書禮不能把所有國權當然包括這次出賣的東北利益收回來,那麼就自裁在陝西黃帝陵前,以謝祖先!這封信打動了沈瑞麟,縱觀整個中國,能這麼推心置腹的跟自己手下交流,能如此胸懷和抱負獻身於國家的真不多見,儘管他覺得趙書禮這話有些狗血,甚至只是說大話,但是他還是被打動了。
於是乘坐飛機飛往了倫敦,跟英國外交部秘密接觸了一下,表示塞北願意支援英國擴張在東北的利益後,英國人很快就給予了他很高的接待,當然都是秘密來往,但是跟他接觸的卻換成了外交部長。
沈瑞麟不僅感嘆,英國人果然是現代外交的創立者之一啊,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這句話就是他們說出的,他們也確實一直在認真奉行這句話。對於英國人詢問的如何擴大英國在東北利益的問題,沈瑞麟保證,英國商品可以免稅進入東北,英國將獲得在東北修築鐵路開挖礦山的權力,英國人在東北投資將獲得公民待遇等等。
英國人認為塞北政府是有誠心的,但是又表示把大英帝國的利益建立在塞北政府這樣的地方政府手裡他們認為不合適,提出了一個建議,把東北交給國際共管,如果塞北政府和中國中央政府答應,那麼他們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