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2 / 4)

小說:穿越之大民國 作者:北方網

的態度,張學良心中對於塞北軍的顧忌打消了一些,但是軍閥間是沒有信任的。他可不能把東北軍的前途寄望於趙書禮的承諾,因此一直也沒有出兵,不管中央如何催促,依然按兵不動。張學良在等待塞北的動向,只要塞北不入關,東北軍也不敢入關。

塞北軍的動向一時間就成了關係到整個中國局面的關鍵,趙書禮該作何抉擇呢。

一百二十九節 永不入關

“號外,號外,塞北軍閥趙良悟通電討伐馮玉祥!”

1930年8月20日,幾乎全國各地的報紙都加開了號外,報道了趙書禮的通電,給處於僵局的軍閥混戰增加新的迷霧,這天各種報紙銷路大暢。

這樣的訊息自然各路軍閥手裡也有一份,儘管他們早從電波中得知了訊息,可還是要看報紙,因為報紙更全面。尤其是轉載自塞北報紙的訊息,上面的內容不但是爆炸性的,而且讓很多人摸不著門道。連蔣價石這樣的腹黑之徒都有些看不懂了,此時他手裡拿著報紙,跟身邊一群謀士做思考狀。

報紙上的訊息除了刊載趙書禮的通電外,塞北整府還發表了對於此事的新聞釋出會,上面表露了塞北的態度,這次討伐馮玉祥不為擴張勢力,只為拯救陷於水火的西北民眾,譴責西北軍不顧百姓死活,強行發動內戰實為不義!並且對外界鄭重承諾,塞北軍永不入關參加混戰,進攻方向只侷限於西北,而對於閻錫山等軍閥採取不干涉態度。

“永不入關?永不入關!”蔣價石反覆琢磨著這兩個字,不知道是真是假。

首席謀士楊永泰搖搖頭想不明白,這次軍閥混戰可以說他有一定責任,因為就是他給蔣價石出的削藩策,來對付各路軍閥的。

“趙書禮這個北地軍閥到底是什麼意思?真的不為擴張?”

林蔚最為不解,他這次到塞北可是看到了不少東西,他此去不僅擔負遊說之責,也有察看塞北實力的目的。所見之處無不讓他瞠目,到處都是開工的工地,城市發展相當不錯。雖然他沒看到大型的工廠,但是中小型的民營工廠林立,人們臉上生氣勃勃,這些他只在日本看到過,在中國從來沒有,因此他內心對塞北是深深的忌憚。他不知道的是,他看到的只是歸綏一個地方,要是他去看了包頭的大型工廠或者鄂爾多斯的大型兵工業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應該不是,要是不為擴張,為什麼兵發寧夏啊?很明顯是有所圖謀,至於圖謀是什麼實在就說不清了。”楊永泰道。

“無論如何畢竟對我們不是壞事啊,塞北軍攻打西北後方,西北軍必然大亂,失敗在所難免,目前是該討論採取什麼措施才能讓我們佔據絕對的主動啊!”楊永泰補充道。

“西北軍有兩種選擇,第一是留在河南,並佔據河南為基業繼續跟我們對抗,第二是立即回師西北,保住根基!”林蔚分析道:“如果他們回師跟塞北軍交戰的話,我們是不是就不需要在請東北軍入關了?”

楊永泰點頭肯定他的分析,然後道:“沒錯,如果西北軍回師,晉軍必然無法獨立與我們中央對抗,而且按照閻錫山不吃虧的性格,沒準他也會同時回師力圖保住自己的老巢山西的。那樣的話,我們中央軍當果斷的北進,將河南河北京津地區全都納入中央管轄,從而讓中國的關內得以統一。”

一直低頭沉思的蔣價石突然說話了,操著一口江浙口音道:“不,還是應該催促張學良儘早入關。”

楊永泰不解道:“為什麼啊,即便西北軍留在河南,到時候軍心也不穩固,況且河南久經戰亂也不能支援他們長久作戰啊,放著這樣的大好機會不北上豈不是可惜了。”

蔣價石搖搖頭道:“如果我們北上,此戰過後的最大受益者會是誰呢?”

“當然是我們了,不管西北軍跟塞北軍爭鬥的結果如何,閻錫山最多也就獨守山西,而且這還要看我們的意願,屆時整個中國就真正沒有一個能與中央抗爭的勢力了,國府統一全國那就是水到渠成了。”

“錯了,最大的受益者是塞北的趙書禮,假如西北軍主力留在河南,那麼西北留守的軍隊必然不是塞北軍的對手,他們頃刻間就能將西北納入囊中,而我們則要繼續跟馮玉祥和閻錫山苦鬥。等我們分出了結果,不管哪一方恐怕都筋疲力竭了,而到時候塞北軍南下山西河北,從西北東進河南,整個北方都將是他們的天下了。這也是他為什麼宣稱永不入關的原因啊,是為了讓我們放心的拼鬥啊。”

聽完蔣價石的分析楊永泰等人先是口吸一口冷氣,但是隨即楊永泰提出了一個疑問:“如果他們有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