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飛的卻是一種短翼飛機,而且每天都進行飽滿訓練。這訓練還沒譜,沒有嚴格的訓練大綱,很多要他們自己摸索。起降都要嚴格的限制,有高度限制。有滑行距離限制,連速度都嚴格限制。每天他們所做的就是。飛上天玩幾圈,然後降落。地上的機場跑道是特殊的,長寬跟真正的機場跑道縮小了很多倍。到最後他們還進行緊急迫降訓練,訓練的地方竟然還是在海上,進行跳傘逃生訓練,可是為什麼穿上海軍那種救生衣,還真的要跳到近海,然後漁船把他們打撈上來,別提有多狼狽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將是中國第一批航母飛行員,他們接受的訓練是軍方想方設法絞盡腦汁搞出來的模擬訓練。而他們的航母此時還躺在新加坡基地的船塢裡呢,修復航母問題不大,有美國人肯幫忙小意思。但是真正上航母卻不容易,美英日等國當年進行航母訓練那個國家不死一打人呢,他們現在進行的模擬訓練可謂已經很幸運了。
只是真正的航母戰鬥裡,可不僅僅就等於,航母加飛行員,上面的後勤人員等等,複雜了去了,一個航母強國不是那麼容易早就的,任重而道遠。
此時的歐戰戰場,局面變化不大,德國人進攻,蘇聯人防守。
不過此時侷限在南方,哈薩克等國。
德國進入這些中亞國家後,坦克兵團的機動性發揮到了極致,這裡才是最適合他們作戰的地形。在大平原上,至少到現在,還沒有出現比這隻德軍更有戰鬥力的部隊。
一旦德國人拿下這些地方,那麼就要跟中國接壤了,準確的說是跟塞北軍的勢力接壤。塞北對此的反應會如何呢,是糾集兵力捍衛領土,還是屈膝妥協,做德國人的僕從呢。
暫時還沒有答案,不過很快外界就盛傳,塞北方開始跟德國秘密接觸。就中亞問題進行秘密磋商,或許歐亞大陸間的一場大戰可以避免。
此時德國的勢力,西起西班牙,東到蘇聯的烏拉爾河流域,北到北海、巴倫支海,南到裡海,涵蓋了幾乎整個歐洲地區,只有蘇聯從喀山到烏拉爾地區,這個狹小的烏拉爾河流域尚倖存。德國幾乎聚集了整個歐洲的人力物力,可對手只有英國、美國兩國而已。
一旦德國人侵入亞洲,或者跟亞洲達成了協議,那麼亞洲這個人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也將加入德意志陣營,到時候德國的技術和工業實力,加上歐亞大陸的資源,亞洲龐大的人力,恐怕地球人真的是阻止不了希特勒了。
而現在這個苗頭正在出現,塞北這個亞洲大陸上現在實力最強的勢力,正在跟德國人接觸。從歷史上大家都知道,塞北跟德國的關係一直保持良好,從技術到學術上的合作幾乎就沒有中斷過,塞北的德國留學生數量最龐大,比中國其他地區加起來還要高几倍,塞北的軍事力量是德國人的幫助下締造的,塞北的商人在德國很多。不管是經濟利益,還是其他利益,塞北跟德國人接觸都說的過去,也十分有理由。
再次情況下英美急了,照會蔣價石,蔣價石堅決否認了此事,表示中國任何一方政府都不會跟德國人密談的,中國將堅定的遵守聯合國決議,堅決不私自跟法西斯進行單獨的媾和。英美知道蔣價石做不了,趙書禮的主,又輾轉到趙書禮這裡進行詢問。
趙書禮也適口否認了,但是卻承認塞北不願意跟德國發生戰爭,原因很簡單,德國人的戰爭跟中國人沒關係,歐洲的法西斯勢力摧毀的是基督教文明跟中國完全不搭界,中國人只有全力應付日本就好了,反正在日本問題上,盟軍都拿不定一個一致的主意,就不要指望在更強大的德國那裡達成一致了。
英美又拿出中央在華盛頓答應的,結束對日戰爭後三個月內發動對德軍的攻勢的承諾。趙書禮回答,必須尊重國際形勢,而且還提醒英美,戰勝日本才是基礎。而且趙書禮再次強調,日本一日不投降,就不要指望中國的兵鋒會轉移方向。連日本都沒有解決的時候,就讓中國人去歐洲作戰,除了去分享歐洲國家失敗的恥辱外,沒有任何結果。
英美可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們以為在日本問題上能拿捏中國,以為跟日本人勾勾搭搭,中國就會怕了。結果呢,他們有日本牌打,中國也可以打德國牌,而且打的更起勁。
同時英美認識到了,日本是中國能否騰出手來對抗德國的前提,他們需要中國。而且需要中國的程度,遠大於中國對他們的需要。於是英美認真起來,派人到中國開始交涉關於徹底擊敗日本的問題。
四百二十六節 對日總攻決議…
英美特使專程來到重慶,跟中國開始磋商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