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人牽著走,讓他們發動一個攻勢,不是要這就是要那,現在好了,不用催促,他們自己就跟吃了那啥一樣,漲紅著脖子往上衝。
英美如果跟日本有勾結,這確實對中國是個很大的打擊,會讓中國在戰後很被動。起碼趙禮心中的,中國復興的圖謀恐怕就要是黃粱夢一場了。因為一旦英美保下了日本,那麼戰後亞洲的局勢無疑是一個陸軍的中國,和一個海軍的日本的競賽,中國陸軍在強,也無法邁出海洋。中國要想稱霸亞洲,少不得跟日本還要再打一仗,那時候勝負可就不好說了,因為那時候誰也無法斷定,英美到底是支援日本還是支援中國。
此時在中國戰場上,塞北軍已經全面推進打了長江流域,進攻武漢的戰鬥剛剛打響。
薛嶽開始了對南京的試探性攻擊。
李宗仁的部隊在越南不幸遇到了從緬甸退卻過來的日軍,遭遇了失敗後,又看到了盟軍海軍已經推進到了越南,只要能掌握了越南到中國的這段海域,那麼廣東就變的至關重要了,他又開始發動了廣東攻勢,希望從廣東打通國際援助的大門。
薛嶽的試探暫時還沒有結果。
李宗仁的部隊在廣東勝負各半,但是情況還算樂觀。
塞北軍的進攻最前線已經深入了武漢,但是傷亡太大了,日本人的抵抗之頑強,比之其他城市尤甚,看來他們也許已經察覺自己的末路將至,不惜最後一拼了。
收到前線的戰報,和對戰情的分析,前方指揮官認為,如果要渡江拿下武漢,那麼塞北軍要做好犧牲三十萬人的準備。
趙禮很猶豫,這些人都是好兒郎,國家危亡的時刻挺身而出,可是在這戰爭就快要結束的時刻丟掉性命就太可惜了。戰後他們還有更加美好的生活,還要鑄劍為犁,換一種生活來建設祖國的。
趙禮不想看到這樣的悲劇發生,他放下架子,直飛重慶,他要跟蔣價石會晤,兩人必須合作起來,才能克服中國面臨的國際困難。趙禮不是一個坐以待斃的人,他手裡也是有牌可打的,不過現在需要蔣價石跟他配合。
四百二十五節 中國也有牌打…
趙書禮跟蔣價石會面後,中國的局勢頓變,塞北軍沒有強攻武漢,而是大量的飛機飛往了長沙機場,人力物力齊聚,最後竟空降過來六個師,組成了一個十萬人的兵團,這兵團中沒有太多重武器,支援兵器多為機槍、迫擊炮、火箭筒和擲彈筒。但是這隻部隊絕對精銳,他們就是上次大別山區的山地部隊。
此後湖南數量龐大的湘軍,以這支主力精銳為核心,開始了從南往北對湖北日軍的反攻。而塞北軍主力,則從北往南攻擊,兩相夾擊,只用了半個多月,就解決掉了湖北日軍,攻入了武漢,在過了十天,徹底結束了湖北戰役
之後這隻部隊在武漢做了休整後,迅速北撤,坐平漢鐵路一直到北京,接著到了東北。
開始在東北進行適應性訓練,他們的任務是來年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武漢戰役能如此順利,離不開中央軍和塞北軍的合作,可是兩軍素來有間隙,如何能達成這樣的協作。大家一致認為是趙書禮飛往重慶跟蔣價石密談事件有關,可是趙書禮跟蔣價石說了,沒人知道,後世也沒有任何的文獻記載。只不過從此戰過後,塞北軍放棄向南推進,把兵鋒止於長江很多軍迷們有自己的想法。
塞北軍的轟炸一直在持續,從天津開始,然後是青島,兩個基地作為轟炸日軍的前進基地,每日日夜不息的都有飛機起降。從大型的四發超級轟炸機。再到雙發中長程轟炸機,總參加飛機數量現在已經達到了兩千架。只是限於兩地機場的承載力,還不能開動馬力全力轟炸日本,不過倒是鍛煉出了大量的飛行員。
轟炸的效果倒是不知道。不過從飛機航拍回來的畫面看,除了嚴密防禦的東京外,大阪、長崎等地經常性的是一片火海,透過大火前後的照片能看出來,建築物少了一大截子。日本的木製建築,實在是太容易著火了,而塞北軍用的卻偏偏是燃燒彈。
不能火力全開就意味著,必然有大量的飛行員閒置。只能透過輪換來讓大家保持手感。
不過最近有一批飛行員卻被任務弄的筋疲力盡,這批飛行員人數只有一百來人,但各個都是老飛行員。其中大多數人都有飛各型飛機的履歷,飛過早期的單發轟炸機。飛過雙發的,飛過四發超級飛機的,有飛過最早的燕式戰鬥機、燕式二型飛機、鷹式飛機、野馬式飛機等,這些人毫無疑問很多都是從塞北軍空軍組建初期就接觸了空軍的人。
現在他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