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河北京津這樣的比較富庶的地盤。但是他的日子並不好過,北京現在叫做北平,雖然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是這裡並不太平,日本人三天兩頭的找茬,他卻不敢搭理。
宋哲元現在的軍隊組成多數人都是河北本地人,加上一些山東和河南計程車兵,但是大家都認為他是西北軍,並不完全是因為宋哲元是老西北軍將領,而是這隻軍隊繼承了西北軍的性格,那就是頑強剛硬。試想這樣軍隊的軍人,怎麼可能容忍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辱呢。可是面對日本人的挑釁,他宋哲元只能忍,且不說他不敢不敢打,想不想打,就說他打的結果,第一是日本人自然不肯放過他跟他來個死磕,損失慘重是必然的結果,第二蔣價石恐怕也不會放過他,挑起事端這樣的罪名壓下來,西北軍真的要在他手裡結束了。
況且宋哲元還真的是不想打,打仗他倒是不怕,打了這麼多年了,早習慣了。但是把西北軍打沒了可就是千古罪人了,心存儲存實力心思的在這個時期的中**閥中不乏其人,因為沒了兵就沒了權沒了權也就沒了勢沒了錢。在這亂世裡,沒兵就沒有榮華富貴。因此即便是淞滬會戰一結束,中日間的大戰不可避免的時候,在不用擔心蔣價石會處罰他跟日本人衝突的宋哲元依然不是很想打仗。但是這時候蔣價石一反常態,開始嚴厲的電令他,向日軍採取果斷的攻勢。在宋哲元理解,這即便不是蔣價石想借日軍之手排除異己,那也是要讓他西北軍吸引日軍兵力,替他蔣價石分擔一些壓力。
可要說這主動進攻日軍吧,宋哲元以前還真的沒有想過,他的想象力還達不到這種程度,即便是有這個想象力,那麼主動打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