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3 / 4)

也不盡然,老夫運鹽販鹽,並不零星售賣的,因此跑一趟總要消停一段時間。家裡養著那麼多人總不能坐吃山空啊,所以什麼行當賺錢,我就做些什麼,不過都是短期的事情,李家商號主要以經營鹽巴為主。”

楊浩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用馬鞭輕輕敲著掌心,沉吟片刻道:“那麼,不知道李員外做不做修橋建房及房地產生意呢?”

李玉昌一怔,失笑道:“這個麼,倒也偶有涉及,府州折家擴建的軍營就有我李家商號負責承建的一部分,還有府州城內幾座寶塔以及寺廟翻修,不過……那也有些年頭了。大多數百姓人家都是請親朋好友幫著建造房舍,所以除了官府修建衙門、建造軍營,寺院道觀修繕山門,一般來說,靠銷售木料磚石、承建房舍院落那可賺不了什麼錢。怎麼,楊欽差有意要做些生意?”

楊浩一搖頭,向前後一指,說道:“李員外,你看,這許多百姓足足有萬戶以上,西北西南地域寬廣,那是足以容納他們的,可是他們一旦到了那裡總需要有個安頓的地方吧?如果待他們到了才做安置,勢必手忙腳亂,恐怕府州官吏一時也照應不過來。如果現在有人搶先購買些木材磚石,建造一些莊戶宅院,到時安頓這些災民,那就大大的有利可圖了。”

楊浩屈指說道:“首先,這些百姓從北漢遷到宋境,我大宋官家為表寬厚仁愛,一定會分賜田地、賞賜置辦住宅的錢財。這個,在我們出發之前,官家已經有所表示。若是有人將這些蓋好的房舍交予遷徙百姓居住,以朝廷的安置費用償付所耗,那麼商家與百姓各取所需,各得其利,豈不是好麼……”

楊浩還沒說完,李玉昌便一拍額頭,恍然醒悟過來。楊浩所言,其實大有可待商榷的地方,比如說地方官府安置這些遷徙百姓,大可拿朝廷撥付的錢財自己建築房舍,而不透過什麼商號。再比如,當地官府要把這些百姓安置到什麼地方,目前還沒有定,安置之地未定,如何就近建造住宅?

可是這些對李玉昌來說都不是問題,他本來就是依附於唐家的一個大商賈,而唐家就是依附於折家的一個大財閥。

要探聽官府對移民的安置,並把建築一事攬過來,對別人來說很難,對他來說卻是順理成章輕而易舉的,是以楊浩只說到一半,他便悟出了其中的商機所在。

此番從回紇回來,他們李家收益來源最大的鹽巴生意也就告一段落了,下一次往各地運鹽,要到秋末時候,這段時間數萬移民的安置自然是一個天大的賺錢機會,李玉昌喜形於色,連連搓手道:“哎呀,還是欽差大人慮及長遠,一言便點醒了我這夢中之人啊。如此說來,我當儘快趕回府州先做準備才是。”

楊浩拱手笑道:“如此最好,這件事若做好了,李員外不僅得其利益,亦是一樁善舉義行,到那時,西北西南盡皆稱頌,李員外不但在百姓中間有個好口碑,朝廷官府勢必也要嘉獎贊許……”

李玉昌哈哈大笑,迫不及待地道:“如此說來,老夫倒不能與欽差緩緩而行了,我就得馬上趕回去。老夫這就去與羅將軍告別,馬上率人先行趕往府州。”

李玉昌匆匆一拱手,抖韁策馬便向前馳去。

過了一會,便見李玉昌的人馬開始聚攏,羅克敵起著一匹馬兒向楊浩迎來,到了近前勒韁笑道:“聽說,欽差大人給李員外指點了一條財路?”

楊浩笑道:“商人嘛,無利不起早,總得讓他有錢可賺吶,反正這錢款朝廷是一定要撥付的,。這樣百姓們也能少受些折磨,一到地方就有住處,也容易安撫人心。況且,李員外是有地位有身份的大商人,施工時就會顧及一下自己的名聲,若由官方工匠去做,只怕偷工減料的房舍就多了,那種房子既經不得風吹,又禁不得雨淋,遭殃的不還是百姓麼?這也算是各得其利吧。”

羅克敵頷首笑道:“說的是,還是楊大人考慮周詳。末將只想著把這些百姓平平安安送到地方,這善後事宜卻是不曾想過,實在慚愧。”

兩人正說這話,李玉昌風風火火的又趕了回來,想扶搖子汗水的那輛馬車畢恭畢敬的揖了一禮,說到:〃道長,弟子李玉昌曾蒙令高徒無夢真人指點迷津,逃過了一場劫難。對無夢真人和仙長同行,就好就近服侍照應,以盡地主之誼,還望仙長能賞個薄面。”

楊浩已知這扶搖子真實身份,對這個傳奇人物就有了幾分好奇與敬畏

雖說,迄今為止,他還沒見過這老傢伙除了睡覺幹過什麼正事兒。但羅克敵卻是全然不知扶搖子身份的、眼見李員外對以個道人這般恭敬,不禁大為好奇。

車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