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3 / 4)

小說:尋兇策 作者:涼蟬 作者:賴賴

你怎麼知道我認識馬大人?”

在啟程前往青河城的晚上,遲夜白雖然是去鷹棚頂上“練功”,但實際上,他先到地下去查閱了鷹貝舍的資料。

甘好的資料也在其中,但遲夜白沒有看過。甘好的資料也非常簡單,不過寥寥數頁。但裡頭說到了這個用毒高手之所以在青河城定居的原因。

他當年被仇家埋伏,以劇毒灌喂,幸得被一位過路趕考的書生救了下來。

那書生姓馬名浩洋,正是如今青河城的父母官。

馬浩洋救活甘好之後,甘好為了報恩,向馬浩洋許諾,可以為他做三件事或殺三個人,無論什麼人,無論善惡,無論身份年紀,無論男女婦孺。馬浩洋至今為止只讓他做了一件事,就是留在青河城。

馬浩洋在青河城做官已有十餘年,娶妻生子,聲望日盛。甘好雖然是用毒高人,但在醫術上造詣也很高,曾救過馬浩洋和家人好幾次。

如此算來,甘好與馬浩洋相識近二十年,彼此都對對方有恩,也因此有著比旁人更厚的情誼。

甘好雖然聽聞鷹貝舍是江湖上最有名的情報機構,卻不知道連自己的底細都被人翻得那麼清楚,一時間有些咬牙切齒。

遲夜白衝他作揖:“甘先生,我再為你謄抄一份《毒物三千解》吧。”

甘好眉毛又是一跳:“毒物三千解!你怎麼有這書!這不是朝廷秘藏麼!”

“確實是朝廷秘藏。”遲夜白笑道,“但不代表我沒看過。我既然看過了,給先生抄一份,不是什麼難事。”

甘好再不猶豫,拍案而起:“走!我帶你們去找馬大人!”

鷹貝舍的探子接了遲夜白的指令,很快帶著鷹走了。剩下三人便跟著甘好,往馬浩洋府上走去。

阿四按捺不住心中好奇,湊上去低聲問司馬鳳:“少爺,真有天生就喜歡殺人的傢伙?”

司馬鳳正豎著耳朵聽前方遲夜白和甘好的談話。外頭人多,遲夜白不肯牽他,他只能裝模作樣地捏著阿四的手指。

“有的。”司馬鳳簡略地回答。

“那都是什麼樣的人?”阿四求知心切。

“很醜。”司馬鳳又簡略地回答。

“醜成個什麼樣子?”阿四孜孜不倦。

司馬鳳頓了頓,終於認真回答了他的問題。

“像野人一樣。”

——

*《汙血》這個故事涉及的天生殺人犯理論,是我從龍勃羅梭的《犯罪人論》裡提及的“天生犯罪人”化用而來。這個理論比較長,具體的內容我放在有話說裡了,有興趣可以瞅瞅~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天有禁毒日的活動呢。太曬了我的媽呀,深了兩個色號啊至少。不過發現了一個好帥好帥的警察小哥……

——

龍勃羅梭是《犯罪人論》的作者,他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名的的理論,就是“天生犯罪人”。

他認為,天生犯罪人帶有與非犯罪人區分的因素,天生犯罪人具有遺傳性,而且是一種人類的返祖現象。天生犯罪人包括:

和普通人不一樣的頭蓋骨、不對稱的面部、大顴骨、大的下顎、有殘障的眼睛、歪斜的鼻子、腫脹突出的嘴唇、不正常的齒系、異樣的骨盆、有缺陷的胸腔等十八種特徵。

可以看到,這個理論的基礎不是犯罪心理,而是生理解剖。龍勃羅梭在大量解剖的過程中,在惡性罪犯的頭蓋骨上發現了迥異於常人的凹陷,於是開始探討犯罪的生理和遺傳原因。

這個理論從提出來開始就受到很多的批評,因為它是不夠嚴謹的,而且很容易在無切實依據的情況下把一部分人劃歸到“罪犯”層面。龍勃羅梭後來修正了自己的理論,加入並討論了地理、環境、教育這些影響因素,並且自己也承認這樣粗暴簡單地進行劃分是很不妥當的。

《汙血》這個故事裡引用了犯罪人論,但不代表我認可這個理論。相對來說,我反倒更認同他後期的修正:地理環境和教育,家庭的指導和個人心理因素,這些可能比“遺傳”因素更重要。

不過對一個擁有如上長相的孩子來說,他在生活中遭受到的惡意,可能遠遠多於善意。惡意會衍生惡意,對很多人來說,惡意本身就是一種深刻的社會教育。

第45章 汙血(9)

在甘好的引見下,馬浩洋見了司馬鳳和遲夜白兩人。

他認識司馬良人,自然也知道司馬家和鷹貝舍的名聲,加之又有甘好在側,猶豫再三後,點頭答應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