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盛世”;而豫章王即日後的晉懷帝,想扶晉室江山於既倒而不能。
四、關外羽檄飛
永興二年(公元305年)的最初幾個月,是“八王之亂”末期難得的太平日子。上一年四次改元、皇帝兩次遷徙、皇嗣兩次冊立,這種亂局是史上絕無僅有的,參與其中的每個人都有心力交瘁之感,所以雙方都小心翼翼地維護著上年末達成的和解。
年初的時候,張方回了趟洛陽,又一次將羊皇后送進了金墉城。當時鎮守洛陽的是東海王的弟弟高密王,張方能廢黜皇后顯然得到了東海王的默許。
羊皇后可謂“八王之亂”中命運最坎坷最無辜的一人。城頭變換大王旗,妾在深宮哪得知?但張方使勁與這個孤苦伶仃的弱女子為難,其實也是不得已,皇帝、皇嗣在洛陽時是各方爭奪控制的目標,如今皇帝、皇太弟都不在,皇后也就有了控制利用的價值,所以廢黜以絕後患。
結果到了四月份,還是出了一件烏龍事件。
事件的主角叫皇甫昌,是秦州刺史皇甫重的養子。皇甫重在兩年前起兵反河間王(事見第八章),不久之後就被圍困在孤城與世隔絕,皇甫重以為弟弟皇甫商馬上就會領著大軍趕來支援,因此防守反擊打得有聲有色,這場圍城戰竟然兩年沒出勝負。不過兩年下來皇甫重也被消耗到彈盡糧絕,眼看守不住了,他派皇甫昌逃出來搬救兵。
皇甫昌出了孤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殘酷,不僅叔父皇甫商已死,連靠山長沙王也已死去一年多了。皇甫昌在絕望中找出路,他先找到東海王請求進攻關中,時機不湊巧,東海王說剛與河間王講和,不願意出兵。
走投無路之下,皇甫昌只好使詐。他回到洛陽找老朋友楊篇密謀一次政變,這個楊篇當時在殿中任職,行事很方便,於是兩人假稱奉了東海王的命令,從金墉城裡接出羊皇后迎入宮中,然後又招集留臺百官,讓羊皇后下懿旨,討伐張方搶回惠帝。
這事突如其來,留臺百官來不及反應,起先都信以為真,回過神來一琢磨才發現有詐,於是殺掉皇甫昌、送回羊皇后,假裝這事沒有發生過。
皇甫昌已死,但重圍之中的皇甫重並不知道,他眼穿秋水,可該死的援軍總不出現。
到了六月份,來了一個傢伙自稱是惠帝派來的御史,御史拿出一道說是聖旨的東西,說讓皇甫重奉旨投降。皇甫重當然不樂意,而且對外面的局勢很不解,惠帝怎麼反過來幫河間王說話呢?這御史有假?
皇甫重不能確定御史的真假,所以不敢貿然抓起來問個究竟。但是御史不能動,御史隨從可以動啊,皇甫重就把御史的車伕給逮起來拷問。皇甫重問車伕:“我弟弟皇甫商怎麼還不來救我?”車伕說:“早被河間王殺了。”
皇甫重大驚失色,立刻殺車伕滅口,可惜訊息已經走露,城內上下知道永遠不可能有外援了,於是殺掉皇甫重,出城投降。
拔掉後院的那一顆釘子,河間王大喜之下將秦州改名為定州,可是他的好心情僅僅維持了一個月,然後就是個晴天霹靂。永興二年秋七月,東海王傳檄司、豫、徐、揚、荊、青、兗、並、冀、幽諸州,要與各州都督結盟,出兵進攻關中,相約“奉迎天子,還復舊都”。
原來此前東海王的種種低姿態並非真心,只是在麻痺河間王而已,自從去年八月蕩陰之役後,他就蟄伏在東海國,看似超然世外實際是在運籌帷幄。這一年下來,他的三個弟弟分別擔任了冀州都督(平昌公司馬模)、幷州都督(東贏公司馬騰)、司隸校尉(高密王司馬略),幽州都督王浚、豫州都督范陽王與新任的兗州刺史苟晞,都是盟友,晉王朝半壁江山已經聽命於東海王。
時機已經成熟,東海王猛虎出山。
東海國隸屬於于徐州,徐州都督東平王司馬楙是無能膽小之輩,去年東海王失意之時投奔於他,結果被他拒之門外。東平王生怕東海王懷恨在心,十分擔憂,長史王修於是勸他講徐州讓給東海王,王修說:“東海宗室重望,今將興義,公宜舉徐州以授之,此克讓之美也。”
東平王聽從了王修,於是東海王就以司空身份領徐州都督,而東平王則被打發到兗州接替苟晞為兗州刺史,東海王陣營裡因此又增加了一個徐州。
揚州都督劉準與東平王一樣也是無能之輩,此前他依靠度支校尉陳敏平定了石冰之亂,壽春大權實際就落入陳敏手中。東海王任命陳敏為右將軍、假節、前鋒都督,揚州也加入了東海王陣營。
至此從北到南,除了荊州的劉弘態度曖昧,其餘諸州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