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2 / 4)

作了一篇序,左思立刻聲名鵲起,不久就洛陽紙貴了。

豪族子弟有意來結交自己,按說這是一件好事。但是不知道是因為皇甫商年少狂傲,還是李含這人性格乖戾,反正兩人沒結下交情卻結下了怨,史書上說李含“距而不納,商恨焉”。自尊心受損的皇甫商展開報復,他動用自己的影響力來毀損李含的仕途,李含因此被任命為最低等的小吏門亭長。

這一來一往,兩人就結下了死仇。當時沒人能夠料到,他們這場私人恩怨將在二十年後把全天下人拖向深淵。

由於受豪族打壓,李含此後幾十年浮浮沉沉仕途跌蕩。他當過刺史別駕,逐步升遷到秦國郎中令、始平郡中正,但是李含似乎總是處理不好與家鄉人的關係,他又得罪了尚書趙浚。天水趙氏也是名門望族,既是楊太后的親戚,又是賈皇后的親信,手眼通天。趙浚也參與到打壓李含的行列中來,找了個藉口撿舉李含,李含被害得不僅丟了官,還從二品貶為五品,政治生命幾乎就此終結(九品中正那個品,並非官秩的品級)。

李含被閒置了一年多,又被重新起用,作了幾任縣令。元康九年,河間王出任徵西將軍,鎮關中,聽說李含的大名,徵辟他為徵西司馬,不久覺得這人確實不錯,又轉為更貼心的徵西將軍長史。河間王對李含言聽計從,當初討伐趙王時誅殺夏侯姡А⒅此推臚跏拐摺⑴汕簿�尤ピ��醞醯鵲齲�際搶詈�鬧饕狻�

李含抱定河間王這棵大樹,再也沒有豪門大族能夠任意欺負他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年打壓過李含的皇甫商與趙浚卻都落魄了。

趙浚因為依附賈氏被趙王殺死,皇甫商則依附趙王,被任命為梁州刺史,但是趙王一死皇甫商就被解職。狼狽沮喪的皇甫商到長安求見河間王,大概是想請河間王幫他東山再起。

皇甫商雖然失勢,但是皇甫家族依然強盛,該家族仍然有不少人在朝廷任職,皇甫商的哥哥皇甫重當時就正擔任秦州刺史。河間王不想輕易得罪在關中盤根錯節數百年之久的皇甫氏,所以對皇甫商十分客氣,接待熱情周到。於是李含不樂意了,他對河間王說:“皇甫商是司馬倫的親信,畏罪遁逃到長安,大王應該避嫌,不要與他頻繁相見。”

這話傳到皇甫商耳朵裡,新仇加舊恨,積怨更加深了。皇甫商在長安待了幾天,然後啟程到洛陽認罪,河間王給他置酒餞行,席間李含又與皇甫商發生了正面衝突,雖經河間王調解,兩人還是不歡而散。

皇甫商到洛陽後並沒有受到懲處,齊王任命他為參軍。不久,也許是為了變相拔去河間王的爪牙,或者是想向河間王表示善意,齊王任命李含為禁軍翊軍校尉。這個要職此前一直由宗室或者豪門子弟擔任,齊王自己也曾擔任翊軍校尉,對於一個寒門子弟來講,李含已經達到了頂峰,要知道豫章王司馬熾(即後來的晉懷帝),在當時也不過是射聲校尉,與李含平級。

對於李含來講,擔任此職唯一不妙的是,他必須離開河間王到洛陽任職,而洛陽個不祥之地,那裡是河間王仇人齊王的天下。

李含到了洛陽之後發現情況更加不妙,當時他所怨恨的與怨恨他的人竟然全都扎堆在洛陽,更加冤家路窄的是這些冤家全都在齊王帳下任職:皇甫商是齊王參軍;趙浚雖然死了,但是他的兒子趙驤正擔任齊王右司馬;還有夏侯姡У男殖ひ蒼諂臚醺�校��煜蚱臚鹺霸┙星���嫻艿鼙ǔ稹�

所以李含在洛陽終日惶恐不安,成為驚弓之鳥。齊王下令閱兵,李含以為這是為他而設的陷阱,因為翊軍校尉必須出席閱兵儀式,到時候趙驤等人就會在閱兵場上將他擒獲,殺掉。

李含越想越怕,最後單騎出逃,倉皇跑回長安去了。

李含挾恨出逃,在向西策馬狂奔的同時,他思緒翻滾,醞釀著復仇。等到他抵達長安,在河間王府邸前翻身下馬的時候,一個龐大而完整的復仇計劃已經形成。

李含想殺皇甫商想殺趙驤,但他知道僅憑一己之力根本無法實現這個目標,唯有藉助河間王的力量。但是如果無利可圖,河間王不可能只為區區李含而得罪安定皇甫氏、天水趙氏兩家關中望族。想要說動河間王,必須給予他足夠大的誘惑。

什麼是河間王夢寐以求但卻始終沒有得到的?答案路人皆知,權力而已。那麼是誰阻礙了河間王的權力之路?答曰齊王。齊王是皇甫商與趙驤兩人的靠山,只要齊王垮了河間王一得勢,這兩人就是李含案上的魚肉。

因此,李含想走曲線救國的路線,鼓動河間王推翻齊王。這樣既洩了私憤,又成就了河間王,同時還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