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修?
年年修。
無能之輩!
皇上讓百官舉薦通水利的能人去盛安縣治水。
一個官員站出來說,臣舉薦一人定能不負皇上和百姓的期望。就是大理寺左寺丞李安寧李大人。臣曾看過李大人的一篇陳述水利之道的文章,與其探討過疏通之理。李大人認為細柳河底定有暗河與其相連,這點與下官心中所想不謀而合,上游蓄積的雨水流入下游的細柳河中於是造成了盛安縣的水災。
皇上問道,可曾驗證過?
這名官員道,微臣與李大人聯名給劉縣令寫過一封信,請他據此勘測,劉縣令回覆說,沒有發現暗河。
皇上:那為何還要舉薦李安寧?
官員道,微臣和李大人仔細查過盛安縣誌,都認為盛安縣存在暗河的可能性極大,因此微臣此次極力推薦李大人到盛安縣實地考察,徹查水災不斷的原因。
朝堂之上一片寂然。
皇上接著問道,既然李大人所想與你不謀而合,由你去治理水災如何呢?
官員回道,臣可去,但請求做李大人的副手。
皇上一針見血地問道,你是怕治理不好擔責呢還是覺得自己沒有這個能力?
官員回道,兩者都有。
你倒是實在。
官員又道,若臣辜負了皇上期望,那麼盛安縣百姓可能因此詬病朝廷,臣擔不起這個責任。
皇上問道,你為何對李大人如此有信心?
官員道,李大人初入朝廷便主持宮殿重建,且不負皇上所託,圓滿完成任務。李大人有勇有謀,令臣等欽佩不已,加之那篇陳述水利的文章,所以臣舉薦李大人。
皇上忽然問三王爺:三弟有何高見?可有人推薦?
三王爺愣了一下,道,臣還沒有想到合適人選。
全天下的人才都裝進你腦子裡,看來這次真的是有些棘手啊。
李安寧當天因病告假在府上休養,對已被舉薦的事毫不知情。當晚宮裡的太監宣她連夜入宮面聖。
李安寧心裡忐忑不安,一是病體還未康復精神覺恍惚,二是不知皇上深夜所召為何事。一路上虛汗不斷,貼身的衣服像被水打溼了一般粘在身上。
皇宮白天看起來透著寒森森的威嚴,晚上又增添幾分陰森恐怖,李安寧拖著虛弱的病體,懷著萬重心事,一步一步朝著光明走在無知的黑暗裡。
張太英在前面領路,李安寧突然想到有個問題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黑黢黢的遮掩下最適合脫口而出。
李安寧不禁喊道,張公公?
走在前面的張太英猛然收住腳,轉身看著他,問道,李大人可是有事?
她上前一步,環顧四周,明知道不會看到什麼她還是做了這個動作,病痛影響著她對周圍事物的判斷,她問道,張公公可知道皇上的那件銀狐皮袍送給了誰?
張太英想了想,說道,初雪夜那天晚上皇上穿在身上在宮中散步,之後就沒再見過。
李安寧問道,皇上當晚可曾去過……重建的宮殿附近?
張太英想了想,說道,當晚確實走到了重建的宮殿附近,當時皇上問奴才李大人的帳篷裡是否有炭火盆,奴才說沒有,皇上便命奴才回去取。
李安寧道,那麼皇上自己進了帳篷?
張太英道,這個就不清楚了。李大人,我們還是趕快走吧,別讓皇上等著急了。
雖然已是深夜,皇上卻目光如炬,仍穿著上朝時的龍袍,玉帶束得緊緊的,看起來毫無倦意。燭火的光亮填滿了整個空間,為偏殿增添了柔和,消減了幾分肅穆的氣氛。
李安寧額頭上沁出點點細密的汗珠,一定是皇上親手將皮袍蓋在了自己身上,她心想。
皇上問道:愛卿懂水利?
李安寧道,微臣只翻閱過李冰所著的水利典籍,不敢稱懂。
皇上為什麼將如此珍貴的皮袍悄悄蓋在我的身上?要不要還回去,怎麼還回去……她的身子微微晃動著,她已經意識不到這點。
皇上起身在大殿裡踱著步子,說道,今日朝堂上有人舉薦愛卿可治理盛安縣水災,朕問你,你能擔此重任嗎?
李安寧在想,冬至日那天皇上說將皮袍送了人,如果還回去,是否忤逆聖意……
偏殿外當值的宮女和小太監有的站著打起了盹,有的倚在牆角已經傳出了輕微的鼾聲。偏殿內的近侍只有張太英一人。他遠遠地站在門口,豎著耳朵隨時聽候差遣。能貼身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