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3 / 4)

小說:風雪定陵 作者:精靈王

精美裝飾品之多,均顯示出死者生前佔有財富的能力。如南京北陰陽營青蓮崗文化墓葬裡的殉葬品,百分之七十有生產工具和其他很多貴重物品。有一座墓殉葬石器十二件,實用陶器四件,玉器、瑪瑙等裝飾品十一件,個別石器工具達二十多件,其中有精美的石斧、石刀。山東泰安大汶口文化氏族墓葬中,一般富有的殉葬品有三、四十件,最多的達一百八十多件。其中有精美的彩陶、黑陶、白陶器,磨製精細的石制、骨制生產工具和精美的裝飾品,有的墓葬中還發現了透雕刻花的骨梳和象牙筒。與此同時,在另一些地區的墓葬中殉葬品卻極少,甚至全無。殉葬品的多少,反映了貧富的分化,同時說明奴隸社會制度已在萌芽之中。

這種殉葬制度自奴隸社會後,越演越烈,直到清朝之後才逐漸減少。

在孝靖皇后棺內的織錦經被下,有兩套精美鮮豔的服裝。上衣是黃緞夾襖,對開襟,織金線連成,袖既寬又長。下衣黃緞裙,所穿夾褲用黃緞做成,褲腰左側開口,頗具現代意識;腰用黃緞帶子裹緊,儼然今天的夾克服裝。這是定陵出土的近二百匹成料和服飾中最為輝煌珍貴也是儲存最好的兩件瑰寶。

它的珍貴在於整體用刺繡的工藝製成。衣上精緻地繡有100個童子,象徵多福多壽多子孫,取其“宜男百子”之意,以示皇室子孫萬代永世興旺。衣服前襟及兩袖之上用金線繡出9條姿態各異的蛟龍,並以八寶紋和山石、樹林、花卉紋樣為背景,巧妙地與百子的各種活動融為一體,形成一種人和動物及自然三種生命同呼吸共命運的風情畫。100個童子神態各異,身著不同服飾,扮演著各種不同的遊戲,都栩栩如生,情趣盎然。一共40組畫面構成一個色彩斑斕的兒童樂園。如“打貓圖”,一隻小貓在花草中追趕蝴蝶,孩子們則追趕著小貓。整個畫面洋溢著春天的氣息,萬事萬物都在復甦、生長,按照自身的規律生長、發展、繁衍,一種生命的騷動和對本體之外的佔有意識,在這幅圖畫中表現得活靈活現。這短短的一個畫面,幾乎囊括了自然界一切鬥爭史和生物的主體意識,它賦予人類一個深邃的內涵與哲理:生命的發展壯大,是在不斷競爭中形成的。植物如是、動物如是,人類如是。

在“考試圖”中,有的假扮教書先生,有的認真書寫,有的拿著書本,眼睛盯著外面的大千世界。這幅圖既顯示出了老師的嚴肅認真,又表現了考生的緊張心情,同時透視出學生們欲擺脫桎梏,回到大自然中去的美好願望。各種複雜的心態交相輝映,各種不同的嚮往、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形態,都展現得淋漓盡致。小小的畫圖,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將封建社會的“寒窗”生活,一覽無餘地呈托出來,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濃重的審美情趣。

而“沐浴圖”更生動活潑,美妙可愛。這是百子圖中極為重要的一幅,也最富有生活氣息。畫面上四個童子正出演一場鬧劇:一個裸體小男孩躺在木盆裡洗澡,小夥伴手提噴壺為他澆水。洗得正愜意,突然跑來兩個孩子,將一根木棍伸進盆下用力上撬,頓時盆水四溢,浴童坐立不穩,急忙招手求饒。

這一畫面精巧地攝取了生活中的細節,藝術地再現了孩子們頑皮可愛、天真爛漫的性格。在寫實的基礎上又稍作誇張,使藝術在表現上更有立體感。使觀望者情不自禁地置身於他們的嬉鬧之中,和他們一起享受童年的歡樂,進行一種生命的再次萌發與昇華。

有的畫面為小兒身著大人服裝,扮演各種戲劇角色。在“官員出行圖”中,孩子們身穿長袍,頭戴烏紗,腰繫玉帶,騎著竹馬;前後臣僚成群,有的打旗,有的執傘,有的奏樂,有的鳴鑼開道。整個畫面熱鬧而滑稽,嚴肅而可笑,把朝廷臣僚的形象和心態含蓄委婉地勾勒出來,讓人開懷一樂的同時,也留下某種思考與回味的餘地。

“跳繩圖”、“捕鳥圖”、“放爆竹圖”、“捉迷藏圖”、“摘鮮桃圖”等等,每一幅圖都捕捉故事中最富有表現力、最富情趣的情節,維妙維肖地表現出來,,兒童的稚氣、活潑、純樸、天真無邪,躍然於錦緞之上。

百子衣不僅構圖精巧優美,內容豐富多彩,而且刺繡技藝嫻熟,針法細密,配色得體,再加上金線的大量應用,使整個服裝盪漾著藝術的靈光和天然的神韻,它是來源於自然又飄渺於自然之外的更高層次的藝術結晶。

刺繡在中國源遠流長。據《尚書》記載,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有“衣繪而裳繡”的規定。周代亦有“繡繪共職”之說。兩漢時期,湖南長沙、河北懷安、新疆民豐、甘肅武威等地都有刺繡工藝品出現。其針法以辮繡為主,間有少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