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俱已爛掉,只有兩個呼吸的孔穴鑲嵌在骷髏中央。張開的嘴巴,牙齒外露。似在猙獰中露出一絲淡淡的苦笑,沉寂中發出呼喊像是在訴說自身的不幸與淒涼,又像在感嘆人生的苦難與蒼桑、滑稽與可笑。她的身下鋪滿了紙錢與銅錢。這是供她在地下的靈魂生活之用。她生前的肉體沒能用金錢沒能得到愛情和幸福,不知地下的亡魂,能否得到人世間不能得到的一切?面對這堆紙錢,越發讓人感到人生的悽苦與悲哀。但願這些紙錢銅幣能使她的孤苦的亡靈有所慰藉。
蠟炸木俑與殉葬制度
在棺床南北兩端的八支木箱內,裝滿了木俑,其中七箱人俑,一箱馬俑。因木箱受潮氣侵蝕,俱已腐爛黴朽,箱中大部分木俑也已腐爛變質,一觸即散,不易拿取。從地面痕跡辨析,地宮內可能幾度積水。水的蒸發加速了木俑的壞爛,使之成為現在的狀況。
為搶救木俑,工作隊決定,就在開棺的同時,由白萬玉老人對八箱木俑進行清理,並採取保護措施。
木俑的數量已無法鑑別,估計當在千件以上,比較完整的僅剩三百餘件。仔細辨認,還可看得出是用松木、楊木、柳木雕刻而成。人俑多數為男性,其中少數是留有長鬚的長者。少數女俑,身材都較矮小,呈宮女形象。但無論老少男女,都衣冠整齊,神采飛揚。馬俑則鞍蹬齊備,形態各異。各種木俑稍作藝術排列,便是一幅極為形象的宮廷內府生活畫卷。
據考古發現和證實,這種以俑殉代替人殉現象的最早出現,當在奴隸社會後期。一些奴隸主感到用大量的奴隸和牛馬殉葬未免耗費生產力,損失太大,於是便提出了這一替代的辦法。
在安陽殷墟的墓葬中,曾發現過用灰青泥質製做的帶著桎梏的男女俑,但數量不多,看來這種方法在當時尚未盛行。事實上,直到孔子的時代還用活人、活獸來殉葬。一生呼籲仁善的孔子對人殉固然痛心疾首,對以俑代人殉的方法也不贊成。他曾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孔子怕這些之乎者也的語言仍不足以引起眾人的注意,乾脆直言不諱地說:“為俑者不仁。”
這位孔老夫子未免有些糊塗,真正創造和推行以俑代人制度者,在今天看來仍是一個十足的大仁大智之士,此舉不知使多少生命倖免於難。且不說遠古的奴隸社會,就是後期的明朝,其妃嬪宮女之慘死,也足以令人潸然淚下。
歷史進展到明代,已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思想及生活習俗亦有很大發展變化。在這樣一個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施行人殉制度,帝王將相自感不甚光彩,為掩蓋事實,宮廷文獻極少記載,只是從零星的史料中透露出一點資訊,讓後人窺視其中慘象。
明朝用人殉葬和奴隸社會不同的是,不採用戰俘或奴隸,而是以妃嬪宮女殉葬。其方法也不再是活埋或砍頭再埋,而大多是先吊死,再埋入陵內或別處。明景泰帝時所載“唐氏等妃俱賜紅帛自盡”,便是一例。若殉葬的妃嬪人數多,(如為朱元璋殉葬的四十六人)就讓她們集體上吊自殺。
臨刑前還在宮內擺設宴席,請她們盛裝打扮之後赴宴。可想而知,再好的盛宴恐怕也難使這些行將結束青春和生命的女人下嚥,只聽得哭聲響徹大殿,哀泣之音瀰漫深宮。宴席結束後,她們便被帶到指定的殿堂內,分別站在木床之上,將頭伸進預先拴好的繩套中,隨後太監撤去木床,一個個年輕生命便告別塵世、芳魂遠去了。
明成祖是一個朝鮮妃子韓氏,在成祖死後被指定殉葬。她明知自己將死,但卻無法抗爭。當她站立木閒,將要把頭伸進帛套的剎那間,卻猛地回首呼喚自己的乳母金黑:“娘,吾去!娘,吾去……”其姜慘之狀、悲慟之聲,連監刑的官史都潸然淚下。太監將其頭顱強按進帛套中,抽掉木床,韓氏掙扎了幾下,就魂歸地府了。金氏是韓氏從朝鮮帶來的乳母,後來被放回故國,才把這段詳情公之於世,並載入朝鮮文獻《李朝實錄》中。
為掩人耳目,帝王常採用加封和追諡的辦法安慰殉葬者的親人,顯示皇恩浩蕩。為宣宗皇帝朱瞻基殉葬的宮女何氏、趙氏等十人,就分別追封為妃嬪並加諡號;對死者的父兄,也施以優恤,授給官職,子孫可以世襲,稱為“朝天女戶”。
對未被封諡的宮女,朝廷實錄中大都不記載她們的名字和生前的隻言片語,致使後來研究者無法得知其本來面目。當然也有例外。《晚吸》中就曾有過這樣的記載:鳳陽有一少女名叫郭愛,出身書香門第,天真美麗、聰穎而有文才,十四歲時被選入宮為宣宗嬪人。當她懷著滿腹的希望和幸福的憧憬,離開鳳陽這塊大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