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著作,如(紫柏老人集)等影響後世,《明史·藝文志》也有記錄。
定陵發掘完畢公開展出之後,觀眾中曾有佛教人士參觀,紛紛議論:發掘隊最初要發掘長陵、獻陵,輾轉反覆,最後無意中在定陵卻找到了線索,萬曆的開棺暴屍,是對高僧德清、真可的幾許慰藉,還是對萬曆的一點報復,這其中是否有什麼因果關係呢?當然歷史的發展,自有其規律,偶有曲折巧合,也是歷史瞬間的一剎那而已。觀眾的幾句玩笑話,也算是對封建皇帝的一點譏諷吧!
本來,萬曆一朝就是多事之秋,國家事、宮中事、也涉及佛門事,千頭萬緒。大臣們為此議論不休,紛紛揚揚、不一而終。幾百年過去了,議論總算消沉下來,現在看來,萬曆陵墓的發掘、展覽,又將引起觀眾們長期的、喋喋不休的議論了。這將是後話。
第十章 玄宮轟然洞開
門前,兩隻活雞頭落血噴,以祭定陵;玄宮甬道,突然傳來磚木斷裂的響動和微弱的呼喊。在幽深漆黑的墓道里,隨著隆隆的金石之聲,地下玄宮轟然洞開——
大牆之下話傳聞
八月的夏夜,悶熱難熬。沉寂的定陵園內,由於各種傳說和金剛牆券門的出現,而蒙上了一層恐怖、神秘的色彩。晚風掠過,夜幕中的松柏發出嗡嗡的聲響,聽來那麼遙遠和古老,似從地宮深處傳出的鼓樂,陰森可怖,神秘莫測。
燈下,發掘人員仍在分析地宮的情況。隨著討論和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那一層層神秘的面紗漸漸揭開——
明朝的建立,結束了元朝蒙古貴族的統治,帝王的葬制也由元代“其墓無冢,以馬踐柔,使之如平地。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重新恢復為山陵墓葬形式。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畢竟是農民的兒子,他和他的子孫都希望後代永遠成為帝國之主,從遠古流傳的“風水”之說,再次在本朝興盛起來。明十三陵的修建,其“風水”依據主要來自東晉文人郭璞的《葬書》。“所謂風者,取其山勢之藏納,土色之堅厚;所謂水者,取其地勢之高燥,流水之遠離。”該書雖然充滿了迷信附會之說,但它的整個理論都建立在自然景觀基礎之上。其中許多專門術語如“四勢”、“來山”、“蟬翼”等,雖為自然景觀但也被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實質上只是地形、地貌的代名詞。定陵卜選過程中,御史柯挺曾疏稱:“夫大峪之山,萬馬奔騰、四勢完美,殆天秘真龍以待陛下。”可見定陵以高山為屏障,建於群山之麓,是根據《葬書》四勢關係處理的。明儒宋濂在為該書作序註釋時曾道:“郭氏(葬書》,真確簡嚴,意非景純(郭璞字)不能於此,實宜為相地之宗也。世不信地理則已,若信之,舍此將何求之歟!”
既然十三陵符合《葬書》“取其山勢之藏納,土色之堅厚”的條件,那麼它的地下玄宮也應地勢“高燥”、流水“遠離”了。因此,玄宮內儲滿積水,使棺槨有浸泡之危,這絕非皇帝及群臣的本意。相反,從秦始皇直到清末的入葬習慣,都竭力避免有水浸入墓室。從已發掘的千百座古代墓葬來看,幾乎所有的墓室都設定宮床。即用石頭做一高臺,把棺槨平放臺上,以免被水浸泡。如果墓室內真有積水,那也是因為設計或施工不周,日久天長四周土層裂變,水源滲透所致。明孝宗的泰陵就曾發生過類似情況。史料記載,泰陵修完以後,突然發現地宮的“金井”內向外滲水。督工太監和工部群臣都驚慌失措,只好瞞著皇帝不報,並想矇混過關。不料這事卻被人密報皇帝,皇帝驚恐中急命禮部和內閣派人前往察看。這些大臣趕到地宮,卻見宮內並無積水滲出。原來一個工匠獻計,用小木塞偷偷堵住裂縫,再用三灰土夯實,使水源在短期內無法再滲入宮內……
由此可見,傳說地宮內有河並有小船遊動,只能是無稽之談。
從秦漢至清末,歷代帝王莫不把保護和看守祖宗山陵,作為皇家特別重大的事情來辦。這是由於中國的巫文化使他們相信祖宗靈魂永不滅絕的緣故,而墓葬的起源,正是靈魂觀念產生之後。約在一萬八千年前,北京房山周口店母系氏族公社早期的山頂洞人埋葬情況,就已反映了原始宗教和巫文化意識的靈魂觀念。死者身上撒佈赤鐵礦粉粒,隨葬燧石、石器、石珠和穿孔的獸牙等物,還有簡單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粗糙的裝飾品。這一切,恰是活人日常生活的寫照。在陝西寶雞首嶺、西安半坡村、華縣元君廟、洛陽王灣等五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後期仰韶文化時期的遺址中,公共墓地鱗次櫛比,與原始人的村落佈局極為相似。死者的頭顱大都朝一個方向,充分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