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寶城,一股焦躁的情緒縈繞在心頭。他驀然覺得自己的行動並不聰明,即是找到程老六的盜墓痕跡又有何益?目前的發掘不同於盜墓,盜墓者在寶頂隨便打個洞進入墓室,取出金銀寶物就是目的;而發掘明陵是要以科學的考古手段,首先找到地宮入口,沿當年棺槨入葬的通道進入地宮,直至找到死者的屍骨……這才是考古工作者應做的一切。
就在趙其昌去萬貴妃墓尋跡的同時,工作隊的於樹功拿著介紹信來到昌平縣監獄看守所,向負責人說明了自己的任務和意圖,他要從這裡開啟缺口,尋找線索。
一個身著囚衣,剃著光頭的中年漢子,被兩名公安人員帶進審訊室。
“你盜過哪些墓?”於樹功坐在審訊桌前,急切地問道。
中年漢子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用一種哀求的眼光看看左右人員,結結巴巴地說:“首長,我……我全交待了,我知道坦……坦白從寬,抗……抗拒從嚴的理兒,我……就盜過一座墓。”
“在什麼地方盜的?”於樹功眼中露出喜悅的光。
“德勝門外一座王……王爺墳。”
“你是怎麼進去的?”
“我……我是石匠,那夥盜墓的找我,我……我幫他們撬石頭。”中年漢子額上滲出油亮的汗珠。看得出,這是個初進監獄的新手。
“你們是怎麼找到墓門的?”於樹功站起身盯問著這關鍵的一環。
“三個人刨了一會兒,就……就見到了石頭。我……我先找到石頭縫,連鑿帶……帶撬,大夥沒用一個時辰,就……就掀開了墓頂。”中年犯人臉露喜色,似乎又回到了那難忘的夜晚。
“裡面有多大?”於樹功皺皺眉頭問。
“黑乎乎,看……看不清。”犯人用手比劃著,“大概有這間屋子這麼大。”
於樹功聽罷,重新坐到椅子上,沉默片刻,示意公安人員將犯人帶下。再找來兩名犯人詢問,同樣毫無所獲。
走出監獄大門,於樹功才感到這次尋訪純系徒勞,像十三陵這樣碩大的陵墓,怎是幾個人可以盜得了的?除非像孫殿英那樣的大軍閥,架起機槍,用炸藥把乾隆和慈禧墓炸開。但如此方法對現在的考古發掘又有多大參考價值?真是被任務急昏頭了。要想盡快找到線索,必須改變“戰術”。
城牆黑洞的啟示
吉普車沿著崎嶇不平的路,向十三陵駛去,車後騰起團團塵霧,車上坐著趙其昌、趙同海和於連增三人。透過迷濛的玻璃窗,眼望十三陵漸已轉綠的原野,趙其昌一言不發,陷入了沉思。
小趙憋不住先開口問:“吳副市長和夏所長有什麼安排?”
“先在定陵找找看。”趙其昌回答。
“為什麼先在定陵?”小於問。
“定陵營建年代較晚,地面建築儲存得比較完整,將來修復起來也容易些。”
“吳副市長怎麼說?”小趙追問。
“他說萬曆是明朝統治時間最長的一個,做了48年皇帝,可能史料會多一些。”
“那我們先從哪裡著手呢?”
趙其昌沒有回答。他根本沒有聽見小於的問話,此刻他已沉浸在初次調查定陵的情況和有關定陵的史料之中。
定陵雖是明代陵墓中建成較晚的一個,至今只有三百多年,但風雨剝蝕、戰亂兵燹,使這座十三陵中僅次於長陵的巨大陵園殘破不堪。高大寬厚的硃紅色外羅城早已蕩然無存,陵牆兩處倒塌,那輝煌地象徵皇帝權力與威嚴的黃色琉璃瓦大殿,只殘存幾排柱礎石,似乎在向世間訴說著所經歷的劫難。
據史料記載,定陵曾遭受過三次大火的焚燒,以至造成毀滅性的破壞。清軍入關後,對明陵進行了大規模破壞,並放火焚燒了萬曆帝的定陵和天啟帝的德陵。
此前不久,李自成率大軍逼近京城,從柳溝入德勝口,因居庸關守將投降,十三陵被起義軍攻下。李自成下令焚燒十三陵大殿,搗毀定陵、慶陵、德陵宮牆與宮門,整個十三陵“磚石遍地,大火三日不絕”。
順治四年(1647)以後,清朝出於政治上的考慮,為緩和民族矛盾,安撫明朝遺老,說江山並非得自朱明王朝,而是取自李自成之手,還對明陵進行了一定的保護。設陵戶、給贍田、禁樵採,並對崇禎的思陵進行了修葺。乾隆五十年(1785),高宗弘曆在明成祖朱棣的“神功聖德碑”碑陰鐫刻“哀明陵十三韻”,略示對明代帝王哀悼之意,並對曾經遭到破壞的定陵、德陵進行較大規模的修繕。
經工作隊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