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鄱陽湖孫吳水軍基地)的周瑜,讓他幫孫權壓倒張昭等主降派。
周瑜這個時候在鄱陽湖幹什麼呢?按距離赤壁之戰的時間推算(決議之後,周瑜所以能夠立即領兵出戰,沒有給整兵動員留下檔期,正是因為此前他已經完成了這一工作),他作為水軍都督,正是在進行水軍主力集結之後的總動員。他到柴桑的同時,水軍大部也已經到達,並交給孫權統一調配。
至於周瑜在御前會議上發言的內容,《三國志》的記載與《資治通鑑》一樣。周瑜對曹操南下的分析非常精彩,包括了曹操的四大敗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原軍隊所長;“又今盛寒,馬無藁草”,不利於騎步協同作戰;“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曹軍中發生的大規模疫病,嚴重影響了戰力和士氣。周瑜的分析中,已經隱含了擊敗曹操的關鍵環節。
當晚,周瑜秘密謁見孫權,直接點明瞭關鍵環節所在:曹軍其實是烏合之眾,只要挫敗其兵鋒,很可能會立即崩潰。
然後,周瑜向孫權要5萬人,孫權卻只給他3萬人。按當時孫權的全部家底,應該是有10萬人左右,孫權為什麼只拿出3萬人給周瑜呢?
因為,當時孫權正處在三線作戰的狀態之下。
大戰期間孫劉都做了什麼
周瑜作為水軍都督,應該很清楚孫權的兵力分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