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4)

本行政區域都道府縣相當於我國中央直轄市、行省,共設47個。】之後又愛屋及烏,興趣轉移到了道路地圖冊,每天邊念著“國道X號線、東北車道、青梅街道”(他最喜歡的道路)等等,邊在紙上孜孜不倦地畫上途中停車休息區域、交通標識之類。他特別喜歡錶示停車休息區域的用餐刀叉標誌,對高速公路的停車休息區域瞭如指掌,如數家珍,能一個一個按順序說出。

成了初中生之後,經常利用週六、週日的休息時間,獨自一人遊訪關東各地,以實地印證在地圖上看到的感興趣的地名。他稱這種短途旅行為一日遊旅行,至今樂此不疲。

他對“xx養護學校”、“xx研究會”、“xx會館”、“xx中心”的場所名稱特別感興趣。查詢到離那兒最近的電車站頭,到站之後或向人詢問那座建築物的方位,或在站的周圍散步一圈,其樂融融。不止廁所探查,地名探查也成了他的興趣,如今的徹之野心勃勃,想去日本各地走走。

*交通標識的粉絲

徹之總有一天會獨自出門,如果不理解過馬路的方法,不能識別訊號燈、交通標識,就很容易被車撞了。因此,早先帶他外出時,一邊牽著他的手走,一邊一個一個地教他。

他對交通標識表示出興趣。他的習慣動作是拉起我的手來指示物體;“教我這個。”於是我反反覆覆地教。對徹之而言,這些記號(人行道、訊號燈、交通標識、指示牌)隨處可見,圖案統一,不存在變數,也許這使他安心吧。

每次去散步,遇到畫著行人、腳踏車、掉頭圖案的指示牌,便停下盤桓片刻,十分著迷。特別對行人專用、腳踏車可通告的標記和禁行通行的標記感興趣。回家之後,把這些標記和圖案畫在紙上(這個習慣保持至今)。

(徹之如今已長大成人,對標記仍然痴心不改,也可以說這是一種偏執吧。但是另一方面,這也有個意外的功用。初來乍到的場面,難免侷促不安,只要匆匆畫上幾張交通標識的簡圖,緊張的心情就會得到緩解。此種愛好成了他的精神安定劑,卻沒有一般藥物的副作用。)

*數年寒窗人不識,一舉成名天下知

這種偏執或執著在與他人初次見面時的交流中也起作用。徹之七歲那年,遷家到九州佐賀後第一次參加自閉兒療育營活動。從佐賀到營地會場的所在地唐津市虹之松原,車程約兩小時。營地設在虹之松原學園校內,巴士一到,車門一開,徹之則飛竄而出,在校園內狂奔。老師們如臨大敵,馬上團團追趕:“大家注意!超級多動的小孩來啦!”

繞跑了一圈之後,繼而探查廁所,旋又轉戰體育館,在館內哇哇亂叫地跑了幾圈,能量發散殆盡,剛好趕上在那裡舉行的開幕式。儀式甫一開始,徹之便走向前面的黑板。老師們或許對興奮的徹之毫無辦法,念他初次參加,不予追究,只好靜觀其變吧。因此也不要求他坐住不動,任他自由走動。

誰知徹之來到黑板前,手執白粉筆開始寫將起來,神情肅然,全場皆驚(我也驚呆了!)湊近一看,原來他在默寫從佐賀到唐津的沿途道路標識(指示牌)上寫著九州各地的地名:長崎、佐世保、唐津、伊萬里、武雄、嬉野,等等。

難道他一路上一直留心車窗外的道路標識,把驚鴻一瞥的地名逐個映入腦中了嗎?

剛才的徹之還動如脫免,現在卻靜如處子,多麼不可思議。他正緊握粉筆,流暢地寫下一個又一個難寫的漢字,全神貫注的更入會費起來既聰明又斯文。

好像要把沿途攝入眼中的影像趕快當照片沖洗出來一般,他乾淨利索地畫好長方形框子(代表指示牌),又熟練地在框內畫上直行、右轉、左轉的方向箭頭(也有三叉路、五叉路的),然後標上目的地的地名漢字。

那副手腦全力以赴、目光熠熠生輝的模樣真讓人震驚!

在場的自閉症專家們大喜過望:他是典型的自閉症兒,卻能學得這麼好!開幕式一結束,徹之馬上被老師和學員們圍在中間,問這問那。老師們還教他地名的讀法和漢字的筆順(他能寫漢字,卻經常或寫錯筆順,或不懂發音);對新的地名讀法,徹之也跟著學得很起勁。雙方實實在在地展開來互動交流。

徹之超常的記憶力——像照相機拍照一樣準確地記住道路標識上的漢字,令人驚異,瞬間名揚營地,成了新聞人物。在佐賀縣自閉症家長聯誼會上初次登場便成功亮相了(至於在社群的亮相和在學校的亮相之情景,在另一本書《原汁原味的育兒》中已有介紹)。

這樣,徹之的興趣從不知何時會來的電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