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3 / 4)

小說:道行(鶴舟) 作者:理性的思索

大難。讓五百年古寺。毀於一場大火之中。

寺院一毀,其中僧眾死傷無數,弘仁寺一脈的法統也就此滅消。神秀也成了流浪的遊僧。

後來也是因緣巧合,知竹大師在凌陽府中講經說法。恰巧神秀流浪至此,也聽了知竹大師講經。

這一次開壇,知竹大師心血來潮,就講了經秘不傳之法。聽講眾人都聽的直迷糊。茫然不知所云。而神秀卻聽的津津有味,如飲甘霖。不時哈哈大笑。

知竹大師見狀。就請他上前來,問他為何發笑。

神秀說:“得聞佛法歡喜,故而發笑。”

知竹大師聞言,便說道:“我有佛法真妙,要尋一傳人,你可願意?”

神秀心中激動,卻直言道:“我是一個破寺離家的遊僧,早有傳承在身,大師可還願意收我為弟子?”

知竹大師笑道:“都是佛子,何論傳承。你有傳承在身,一樣可修我所傳之法。於我眼中,並無分別。”

神秀當時便拜道:“老師不吝傳法,是我之幸。如何不應?只是我早有法號神秀,這是我唯一的牽掛,不知是否犯了老師的忌諱。若是,弟子只能轉身離開。”

神秀和尚是個不忘本的人。若換個人來,這知竹和尚是高僧大德,要收他做弟子,也就是衣缽傳人,日後自然是住持的接班人。多少人求都求不來。

而神秀卻因為掛念已經焚燬的弘仁寺,不改法號以做紀念。若是其他人看來,這和尚真是死腦筋,就因為一個法號,卻放過一場機緣。

但知竹大師卻說道:“你不忘本,這是很好的。我很開心能有你這個弟子。來日你承我衣缽,也能將法嚴寺發揚光大。”

得了知竹大師的寬宏理解,神秀和尚心中充滿感恩之心,便拜了知竹大師為師。

師徒二人,一個用心教,一個用心學。到了如今,整個凌陽府中,無人不知神秀和尚之名,佛法精深,讓人敬仰。

知竹大師將他點為衣缽傳人,神秀和尚自己也爭氣。若是沒有今天的事,等到知竹大師圓寂的時候,神秀一定會成為法嚴寺的下一任住持。

知竹大師這麼做,眾僧會沒有意見嗎?

當然會有,住持之位,只有一個,怎會沒人覬覦?神秀是法嗣,也是未來一脈之主。就如同道門中的未來掌教一樣,誰會不動心?

這圓真和尚就是其中之一。

說起來,這圓真和尚,倒是除了神秀以外,最有資格繼承法統之人。

他本身是知覺大師的衣缽傳人。而自幼就在寺中修行,卻是貨真價實的“本地戶”,不是神秀和尚這個“外來戶”可以比的。

而在眾僧眼中,對神秀和尚的事,他們也十分清楚,心中也憂慮若神秀和尚繼承法統,日後會不會將法嚴寺篡改道統?

因為神秀和尚曾經發過願,這一生定要重建弘仁寺,將弘仁寺的傳承延續下去,絕不會在他手中斷絕。

第159章古佛遺寶誰人偷,老僧慘死了何緣?

眾僧對神秀不信任,也是人之常情。本文來自畢竟神秀是帶藝拜師。這也就是知竹大師,眼中無法統之別,若換做其他道脈,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更不用說要將衣缽法統傳承於他。

而在神秀心中,其實並不在意是否做這個住持。他心中最惦念的,還是弘仁寺。若非承了知竹大師之恩,結了這一場師徒之緣。他只怕早就出走,尋山立寺清修去了。

所以才有之前圓真和尚咄咄逼人的質問,神秀和尚平靜對答的一幕。

但到後來,圓真和尚質問是不是神秀和尚偷了佛寶,神秀和尚卻神色大變,可見這個責問可比他擅改法統要嚴重的多。

師子玄禁不住好奇道:“是什麼佛寶?法嚴寺中還有真佛傳下來的寶物嗎?”

圓真和尚見師子玄,一身道袍,不由問道:“你是何人?來此何事?無論是佛寶還是我們談論之事,都是我們法嚴寺的私事。無需你一個道人過問,請你離開。”

這和尚沒把師子玄當回事,神秀卻道:“圓真師兄,這位道友是老師的好友,也是韓侯敕封的廣法妙有至功玄元真人,正是那位超度了知覺師叔,讓他得以往生得成正果的道長。”

圓真和尚聞言,臉上立刻露出恭敬的神色,合什作禮道:“原來是真人駕到。家師得真人超度,得成正果,圓真代師向真人道謝,請受圓真三拜。”

這和尚,的確是發自內心的感謝。他是知覺大師的親傳弟子,當日知覺大師迴歸法界前,曾託夢與他,讓他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