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作家真辛苦59(1 / 3)

129

六顆珍珠。

十九世紀的愛爾蘭人在英國的地位極低, 不僅處在社會邊緣,並且備受歧視。他們拿著比正常工人更低的工資,遭遇著更無情的待遇。最重要的是, 瑪麗·摩斯坦還是一位女『性』,再年輕、再美麗,靠勞動過活,她拿到的工資也比男人要低。

並且,她還是一名私生子。

摩斯坦小姐在透『露』出自己要搬家時, 瑪麗就開始擔心她的儲蓄是否足夠。但人都是有尊嚴的, 摩斯坦小姐雖然堅強, 但她格外在意自己與朋友之間的階級差距。瑪麗不太想用金錢衡量她們的感情,因此並沒有主動開口,而是等她來問。

沒想到摩斯坦小姐確實向她提及了資金問題, 卻不是因為錢太少了。

——要是讓警察看到一名愛爾蘭女工人手中拿著六顆珠圓玉潤的珍珠,就算是同摩斯坦小姐相識的雷斯垂德探長, 恐怕也要懷疑一下這些珍珠的來歷。

但瑪麗不會,一是她相信自己的朋友, 二是……

摩斯坦小姐和珍珠,這正是原著中《四簽名》的情節啊。一年之前同摩斯坦小姐初見,發覺未來的華生太太從五十萬英鎊的繼承人變成了貧民窟的女工人, 瑪麗本以為這段情節不會發生來著,現在看來, 是繞了一圈又回去了。

要不是這樣, 瑪麗也不會這麼早的同摩斯坦小姐相識。原著中的鉅款繼承人對於她來說不過是華生醫生的妻子, 而站在她面前的摩斯坦小姐,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朋友。

甚至在瑪麗心中,摩斯坦小姐比華生醫生本人還要重要呢!

要是她有了繼承五十萬英鎊的機會,就不用糾結和醫生的階級財產問題啦。

在原著裡,這筆鉅款最終墜落在了泰晤士河裡——顯然在柯南·道爾爵士眼中不義橫財不應該屬於任何人。瑪麗倒是不在意五十萬英鎊到底去了哪兒,她在意的是,如果現實的情況和《四簽名》的情況相同,那麼這六顆珍珠則來自於摩斯坦小姐父親的遺囑。

在摩斯坦小姐心中,她的父親是一名欺騙了母親便逍遙離開,再也不曾回來過的負心漢、大渣男。然而負心漢連同自己相戀的女人都沒在眼裡,又怎麼會記得自己未曾謀面的女兒?

現在摩斯坦小姐和原著一樣收到了價值昂貴的珍珠,唯一不同的是這六枚珍珠本應該是一年收到一顆,但現在愛爾蘭姑娘卻一氣兒拿到了六顆。

瑪麗不禁想到不久之前摩斯坦小姐提到過的,她並非生在倫敦,而是在愛爾蘭長到記事才來到了倫敦。

這是否意味著,摩斯坦小姐的父親並非拋棄了自己的妻女,而是擁有不得已而為之的苦衷呢。

意識到這這點,瑪麗雙眼一亮。

不求摩斯坦小姐有多少遺產,若她的父親是一名軍官,並且心中仍有這個女兒存在,那麼瑪麗·摩斯坦小姐,紅髮的愛爾蘭姑娘,是有繼承權的!軍官的女兒和退役的軍醫,那豈不是門當戶對,佳偶天成嗎!

“你從哪兒拿到的珍珠?”瑪麗迅速地理清了思路,抬頭看向摩斯坦小姐問道。

“不久之前有人寄給我的,”摩斯坦小姐嘆了口氣,頗為苦惱的回答道,“郵局的人看我去領那麼精緻的包裹,直接報了警。要不是在郵局附近巡邏的警探我認識,你今天就要去蘇格蘭場保釋我了。”

“……”

能不能不這麼狗眼看人低啊。

瑪麗有些生氣,但幸好摩斯坦小姐沒出什麼事。

她想了想,繼續提問:“有什麼其他線索嗎?”

摩斯坦小姐:“有。”

說著,她從包裹裡拿出來一份《泰晤士報》。

十九世紀的報刊雜誌,除了刊登新聞之外,還有著釋出資訊的功能。維多利亞時期可沒有網際網路,招聘、求租,以及尋人或者求婚,都會刊登在報紙上。甚至是市民們的葬禮或者婚禮,也經常會登報宣佈。

摩斯坦小姐帶來的是《泰晤士報》的其中一頁,她指向了一條尋人資訊。上面寫的很清楚,點名要尋找瑪麗·摩斯坦小姐的住址,說是有天大的好事,需要聯絡到她。

“我的朋友看見這條資訊,”摩斯坦小姐解釋道,“就把我的地址從廣告欄刊登了上去。當時布萊克伍德還沒有入獄,我壓根不知道此事,直到收到包裹他們才提起。”

混跡於街頭的摩斯坦小姐朋友眾多,知曉愛爾蘭工人聚集地的街頭少年更是不少,所以其中曲折倒是絲毫不令人意外。

“這幾日我根本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