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往年的聖誕節都是加德納夫『婦』離開倫敦前去朗伯恩, 和班納特一家人一同度過。而今年班納特家的大女兒和二女兒相繼出嫁,其他三位女兒也統統定居在倫敦,加之班納特太太思念女兒, 不願意早早回去,班納特先生便和加德納先生大手一揮, 決定留在倫敦過聖誕和新年。
等到新年過去後,班納特夫『婦』就不得不離開了——朗伯恩不算個經濟繁榮的大村子, 但好歹也是一塊地,身為鄉紳,班納特先生還是要回去管理的。
一時間沒了班納特太太的絮叨和“驚世之語”,又加上艾琳匆忙離開, 父母不在、閨蜜回家,瑪麗竟然還覺得有些不適應。
幸好凱瑟琳和莉迪亞還在,塞彭泰恩大街照樣吵吵鬧鬧。當然了, 更重要的是步入新一年的一月, 瑪麗的新連載即將問世。
往月的《海濱雜誌》樣刊都是霍爾主編託人帶給瑪麗的, 新年元月也不意外,但來送雜誌的人,則大大出乎瑪麗預料。
一大早公寓的門鈴就響了起來, 瑪麗和兩位妹妹才剛用過早飯不久呢。她開啟門, 落入眼簾的是弗蘭茨·哈維, 菲利普·路德的第一位頭號“粉絲”,負責報道光照會全部始末的記者先生。
上次拜訪之後,他詳細地報道了布萊克伍德和他組織犯下的罪惡, 接著就一頭扎進了倫敦的工人聚集區,著手推廣米爾頓的一系列工廠改革。
一段時間不見,他還是那麼不拘小節,甚至在工人區住久了,瑪麗覺得他比剛來到倫敦時更誇張——特別是那頭『亂』糟糟的黑髮和不曾熨燙過的襯衣,哈維記者還像工人那樣,在手腕上繫了一條『毛』巾,風格格外……不羈。
他一見到瑪麗,立刻揚起笑容,抓下自己的帽子:“瑪麗小姐,早安,霍爾請我來送樣刊。”
“早安,哈維先生。”
驚訝歸驚訝,但瑪麗還是很歡迎記者到來的。她讓開房門,忍俊不禁道:“天底下也就只有霍爾主編一而再再而三的請《泰晤士報》記者跑腿了。”
落座之後哈維先生失笑出聲:“我也不虧,至少我提前看到了連載。”
直奔主題向來是哈維先生的風格。瑪麗見他直奔主題,免不了心生好奇:“既然你閱讀了連載,先生,那麼這次的故事你還滿意嗎?”
“滿意不滿意且不談,”哈維先生興致勃勃地說,“我真的很好奇你究竟從哪兒來的思路,瑪麗小姐。從工人到馬戲團再到金融詐騙,別說是寫了,就單單是靈感閃現,尋常作者若是三者選其一還能理解,而你的思路就是能跨那麼遠。”
一般而言,作者的思路和自身的經歷密切相關。就算是天馬行空的科幻作家,其構思也是基於作者平日接觸到的科學知識發展而來的。嚴格來說瑪麗也沒逃脫出例外——在維多利亞時期她是個在南方鄉下長大的鄉紳之女,但她還有一層穿越的身份嘛。
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創作思路,是基於瑪麗對後世著名罪案和傳奇人物有基本瞭解的前提上展開的。
但哈維先生可不知道瑪麗擁有未來的記憶,他只能將這些靈感歸咎於瑪麗的頭腦聰明上,故而才有所感嘆。
關鍵是,瑪麗也不能坦白啊。
之前被哈維先生誇有“陀思妥耶夫斯基風範”的心虛感又回來了,瑪麗不得不硬著頭皮轉移話題:“不提滿意不滿意,那就是說……先生你不太喜歡這個故事了?”
哈維先生神情一凜,急忙擺手:“我可沒這個意思!光是你敢讓一名寡『婦』戲弄了整個警察局,這樣的大膽設想,就足以引人好奇了,瑪麗小姐。”
說完他又頗為不爽地補充一句:“霍爾這傢伙仍然把故事斷在了關鍵位置,他還對我說《支票佳人》的篇幅又長,我還得再忍四次他的商業手段,整整四次!”
瑪麗:“……”
看來主編的斷章水平禍害了不止福爾摩斯一個人啊,瑪麗哭笑不得。
《支票佳人》的篇幅確實長,是瑪麗創作的最長小說。因為篇幅近十萬詞,所以霍爾主編大手一揮,把連載分成了五期。
一聽到霍爾主編又把故事斷在關鍵位置,瑪麗心中就有個大概了。
她翻開《海濱雜誌》,看到《支票佳人》的當期連載結局,果然和她想的一模一樣。
《支票佳人》的故事發生在《狂歡之王》之後。因為普魯託的盛大演出,加上抓住了企圖偷盜《蒙娜麗莎》的團伙,菲利普·路德更是名聲大噪。他一回到倫敦,各種報紙記者和好事人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