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出乎瑪麗預料的是, 《支票佳人》第二期的連載,竟然得到了不錯的反饋。
按照她的想法,儘管菲利普·路德不是沒碰到過針鋒相對的敵人, 可格蕾絲女士的揚長而去,是他第一次棋差一著, 暫時輸給了對方。而這位敵人是位女士,多少會有讀者有所不滿的。
但瑪麗翻了翻霍爾主編寄來的讀者反饋, 發現情況比她想象的好處不少。
也對,格外在意反派女『性』,以及瑪麗·班納特『性』別的人,早在《支票佳人》第一期連載時就已經發表了看法。反對的人要麼不看, 要麼在抱怨的同時也接納了格蕾絲女士的設定。罵過一次不必要重複罵第二次了嘛,這樣下來,第二期連載之後的讀者來信, 反倒是褒獎大於否定。
凱瑟琳興致勃勃地拆了一封信, 讀完之後接著拆下一封。看了幾封信件後笑著抬頭:“你看, 可不只是我這麼想,大家都在關心格蕾絲女士是不是路德的未來情人!”
瑪麗哭笑不得。
她親自拆了幾封信,其中內容也是大差不離:要麼詢問格蕾絲女士最後是不是愛上了路德, 要麼關心地建議不要把格蕾絲女士寫成壞人, 假設另有隱情, 美麗聰穎的金髮女郎並非詐騙犯,而是被人利用了,那麼菲利普·路德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和格蕾絲女士在一起了。
“還有這個。”
莉迪亞拿起一封信, 認真讀道:“《狂歡之王》和《連環殺手棋局》,讓我們看到了一名堅持底線、富有正義感的偵探菲利普·路德,這樣優秀的人,明明值得更好的生活。但是瑪麗·班納特女士卻沒有賦予路德偵探應有的幸福,伉儷情深的妻子死後,路德偵探一直念念不忘,這也根本不是路德夫人想要看到的結果。他需要一個嶄新的開始。”
讀到這裡,莉迪亞語句一頓,瑪麗抽了抽嘴角接道:“這個嶄新的開始,恐怕就是格蕾絲女士吧。”
“既然大家都想看格蕾絲女士和路德在一起,”凱瑟琳期待道,“不如就讓他們在一起好啦?”
“那可不行。”
莉迪亞接道:“你懂什麼,凱蒂。他們越想看的東西,就越不能讓他們看到。”
這話和霍爾主編說的竟然差不多,沒想到莉迪亞一旦認真思考起來,還是挺有商業頭腦的。
“我確實不打算讓路德和格蕾絲女士在一起”瑪麗總結道,“一來莉迪亞說的有道理,要是我下個故事就寫格蕾絲女士成了新的路德夫人,那麼這個角『色』的存在意義就會發生改變。大家想看的是兩個角『色』之間的對抗緊張關係,而不是完全站在一條線上。你想想看,凱蒂,若是格蕾絲女士嫁給了路德,她還會有這樣的魅力嗎?”
這兩年間,凱瑟琳讀了不少書,更多的是暢銷小說和雜誌。瑪麗這麼一提,她立刻就反應了過來:“她要是路德夫人,就得‘改邪歸正’。而大家喜歡格蕾絲女士,就是因為她總是能比路德先行一步,把執法機關,甚至是主角戲弄一番。要是嫁給了路德,肯定就不能這麼做了。”
說到這兒,凱瑟琳理解地點了點頭。
“那還是不要在一起好了,”她宣佈道,“我還是覺得自由自在、不受控制的格蕾絲女士最有魅力啦!”
瑪麗也這麼覺得。
“二來,”她繼續開口,“也不是每一對惺惺相惜的男女都要發展出感情的。菲利普·路德和格蕾絲女士各自擁有獨立的人生,沒有對方也能過得精彩紛呈,何必一定要擁有愛情?”
“三來。”
凱瑟琳終於讀到了持有反對意見的讀者來信,鄭重其事地補充道:“還是有讀者不想他們在一起的!”
班納特家的四姑娘把信件交給瑪麗,在接下來的拆讀信件環節,雖然大多數人還是表達出了“在一起!”的渴望,但也有少部分的讀者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情節。
他們的理由基本上可以總結成三點,首先格蕾絲女士是個反派,美麗的詐騙犯,也依舊是詐騙犯。若是個綠林女賊,或者劫富濟貧也就罷了,可她是實打實的騙錢去揮霍享受來著;其次在前兩個故事中多次渲染了菲利普·路德對亡妻的感情,可以說是用情至深、痛苦至極。眼下剛走出痛苦不久,三個故事的時間線是連續下來的,還沒到兩年呢,就找到了新的“真愛”,那之前的深情豈不是都成了笑話。
大多數不贊同這點的讀者都擁有娟秀的字型——瑪麗大膽猜測,持有反對觀點的讀者應該多數是女士。就比如凱瑟琳遞給她的這封信,落款是一位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