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部分(2 / 4)

李志常氣度不凡,跟那些圍繞在丁乘鶴周圍的秀才,全然不是一類,心下有些好感,施禮道:“在下淮陽葉光遠,字良辰,不知賢兄何人,望請賜教。”

李志常聞言笑道:“在下是本縣花溪村人,李忘生,字志常。”

葉良辰聽到面前這人便是李忘生,仔細斟酌了一句道:“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李志常一奇,道:“良辰兄還讀過我縣試的文章。”

葉良辰不在那麼面露苦色,臉上緩和了許多,幽幽道:“古人云‘十室之邑,必有賢人’,果不虛言,兄破題一句,‘明破行藏,暗破惟我與爾’,可謂無洩無漏,頗有古風,連兄這等人才,都不能取之案首,亦不能中舉,朝野遺縣何其多也。”

說罷,他不覺感懷自身,黯然淚下。

只是那眼淚落在地上,便消散無形,化作一團魂氣,迴歸他體內,這一點他自己沒注意到,李志常卻注意到了。

李志常暗暗稱奇。

這時候那丁乘鶴評點完眾人詩文之後,往著葉光遠和李志常這裡走了過來。”

他不禁暗暗好奇,他素來知曉葉光遠為人,雖然不恃才傲物,卻難與常人攀談,瞧他和李志常的樣子,倒是一見如故,實在奇怪。

葉光遠可謂文章辭賦,冠絕一時,在淮陽頗有些名聲,只是沒有科考之運,屢屢鄉試落第。

他素來愛惜他的人才,知道他家裡不富裕,因此招他為客卿,對他十分好,而他兒子丁乘鶴的真正授業恩師便是葉光遠,當時在葉光遠教導下,不過一年,丁再昌便能落筆成文,第二年鄉試中,葉光遠更是壓中了當時考題,讓丁再昌得了鄉試第二名。

自後丁再昌在葉光遠對他的補習下,更是春闈得了會元,只是因為丁再昌本身才識有限,在殿試上並無出彩,所以堂堂會員卻跟一甲無緣。

即便如此,做了二甲頭名,入得翰林院,也算光宗耀祖了。

這一切都離不開葉光遠的幫助,丁乘鶴對他更是看重。

只是一個教了幾年的弟子,都能考中進士,他這個恩師,反而連個舉人都不能取中,葉良辰心中煩悶可想而知了。

丁乘鶴重陽登山,不無帶著葉光遠排遣胸懷塊壘的意思。

同時他也打算明年便讓葉光遠再到京城,囑咐丁再昌找個門路,將其送入國子監,也算一個出路。

葉光遠也是悲憤,他十二歲中了秀才,被當地譽為神童,此後許多年,學文與日俱增,可再沒有中舉,到現在年過三十,還只是秀才,心中落差,絕非外人可以表述。

不過遇見李志常後,他的確胸中鬱氣有些舒緩,在他看來李志常才學不下於他,文章更是老道,也不能中舉,可見時也命也,半點不由人。

畢竟他隨丁乘鶴到了清水縣,翻看過歷來縣試的文章,李志常的文章在這眾人之中,自然格外顯眼,其中深厚的學識,若非他這種同樣學問深厚之輩,絕然品味不到其中的妙處。

可謂字字珠璣,又不失天地至理。

考官不能賞識,多半便是因為自身學問太差了,不能領會其中深刻的道理。

第十三章文氣

丁乘鶴緩步到了兩人身邊,對葉光遠溫和地說道:“良辰不介紹這位新認識的朋友給我麼。”

葉光遠道:“丁公,這位賢兄便是之前我說的那位做得好文章的李忘生兄臺。”

丁乘鶴打量李志常一眼,只覺此人人物風量,俱是出眾人之表,站在他面前,既無尋常才子的恃才傲物,也無科場失意的落魄神情,一派從從容容,又如山中閒雲,晴空朗月,不類凡俗。

清水縣這偏僻之地,能出的如此人物,實屬罕見。

不過自古寂寞見繁華,或許正因為此處僻靜,才出的此人。

他素有識人之明,不然也不會如此賞識葉光遠。

他心裡又想道:如此人物,向來不傳賢名,此地文教荒蕪至此,或許該大力整頓一番。

丁乘鶴對著李志常頷首道:“原來如此,只是之前怎麼不見李小友?”這卻是考校李志常的機敏了,他縣尊之身,李志常卻來遲,不拜見,無論如何都算失了禮數,且看李志常如何作答。

李志常從容自若道:“紅葉紛發,悠然其中,不覺緩緩醉矣,故而來遲。”

司馬紅葉卻知道李志常另有所指,是因為她的緣故,所以來此。只是這‘緩緩醉矣’,不免有些調戲的意味,若是別人敢這樣,她早就拔劍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