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無缺仙道於此。”
李闢塵言罷,諸多修行人皆是欣喜,躬身而拜服,口誦天帝之名。
這是當初答應的事情,如今眾生在此,自然當傳真正仙法。
雲山三日,經聲不絕,光照天宇,普落地坤。
第四日,玉皇氏至,登山而來。
陳道生持著木杖上山,來到宮殿之中,見李闢塵高坐,前方下位坐著一個少年一個少女,那少年的眉心中有火光躍動,毫無疑問,正是當初在土路花海中,見過的那個孩子。
“元荒之洲,大庭聖部,聖人玉皇氏,陳道生,參見天帝。”
陳道生微微躬身,李闢塵望向他:“講。”
正如當初二人在土路邊緣的對話,若是玉皇有什麼想要說的,則自入雲山之中與天帝言。
“下聖直言,此來雲山,有三請,這第一請,懇請上聖天帝將這個崇陽部的孩子歸還巫道。”
陳道生指向聞人牧,且直言自己是“下聖”,那相對的,李闢塵自然就是“上聖”。
聞人牧聽到大庭聖人提到了自己,少年人有些緊張,此時他所面對的,是這一生中所見過最強大的兩個人,而這兩位,都是可以被稱呼為“聖”的存在。
李闢塵:“可,我帶著這孩子,只是在教導他一些東西,並不曾讓他修煉成仙,這是改換他的道路,人的道路,當有自己決定,天上天下,寰宇之中,有情眾生,皆是如此。”
陳道生行禮:“大善,玉皇氏謝過天帝,那麼,第二請,懇請天帝借我‘天意’一觀。”
“下聖願以至寶引為交換。”
借天衍法,這才是陳道生的目地之一,穹昊氏的火與光代表了撕裂黑暗天幕的偉大力量,依照陳道生的想法,祝融氏聞人牧眉心中的火,可以讓他見到最遠處的天威,而李闢塵同樣帶著另外一種天的威能。
李闢塵注視著陳道生:“我之前聽聞,大庭聖部之中有人曾經放言,說是天帝雲山內有巫道至寶,且來源之人正是大庭聖部之中的一位大巫,喚作高倱,不知道玉皇氏對於此事,何以教我?”
陳道生拱手:“是下聖所遣的命令,罪在下聖而非大庭,上聖既為太上,當也知曉天威之事,下聖統領大庭聖部,曾得一面天碑,若是上聖欲觀之,下聖可獻碑於前。”
李闢塵倒是有些失笑:“天碑乃是天意崩潰之後所化之頑石,承道載法,玉皇氏甘心把如此寶物放於我手掌之中?”
陳道生言:“上聖天帝大德,下聖觀天碑已有百年,蒼天之念已盡得知曉,我所做一切,皆為尋天,此乃五仙之天而非尋常之天,若能得‘天’一觀,縱然散盡一切至寶,也在所不惜。”
痴狂之人行痴狂之事,但陳道生並非痴狂之人,他只是一個尋天者,求道明法者,在尋找天的同時,也在尋找穹昊的火與光。
李闢塵望著他:“你想要見五仙中的天意,但我卻不能給你,因為我也無法再一次的引動,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所以你要的第二個請,我無法給你,且你說以天碑來換,其實我也並不需要這個東西了。”
陳道生面色不變,對李闢塵道:“上聖謬語,這面天碑之中,所封存之物,乃是完整的高天,並非殘破之體,而它曾告訴與我,您引動過一柄名為巨闕的劍。那麼,還請上聖明曉,下聖的第三請。”
李闢塵示意他繼續講,陳道生言:“昔年上古,穹昊之氏燃起火光,擊碎黑暗的天幕,為元荒開後世無量天地,如今穹昊氏再燃火光,引諸祖顯化,我觀祝融氏為可託之人,願引他為下任大庭之主,而我退位,願於上聖身側侍禮千年。”
第一千一十章 秦中鬼言,火帝隕後諸世事
劍號巨闕,過去未來無有可擋者。
完整的高天知道的本就比殘破的天意更多,陳道生的目的十分明確,為了得到天意,哪怕是觀摩一點點,那麼即使耗費上千年的光陰,也是值得的。
巨闕劍,乃是天缺一角,貨真價實的五仙之中,天仙之威。
為何有些蓋世強者會擁有無數的追隨者?這其中,自然有被其人格魅力折服之人,當然,也有為了一窺更高境界奧秘之輩,陳道生自然就是屬於後者。
李闢塵聽聞那面天碑中封存著的是完整的高天,不免也心中微動,這些天碑之中,有些殘破的,封存著通向至高的路,而有一些則僅僅是天所遺留下的憤怒與不甘心,但完整的高天,這是為了什麼而被封印起來的呢?
再說,陳道生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