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的訊息,居然是無何有之鄉……”
“難怪傳說需要緣法……誒,我們這些人怕是一輩子都難以尋覓到。”
李闢塵注視著他們:“古往今來,去過天荒的人屈指可數,我唯一知道的,便是那位蓋世的人皇。”
李闢塵話中隱去了葉緣,只提及人皇,諸多仙人嘆息:“難怪如此,也只有那種大德至聖才能被天荒選中吧。”
“千年之後大荒將開,天上天下乾坤皆震……誒,道兄,不若一會去往天門時,我們去元荒轉轉?你那裡也稱一個荒字,而且元字乃是元始之意,這可是不得了的組合啊!”
雨師使者看向翠龍王,後者連是擺手:“可別去,我之前說了,六炁紊亂,怕是你們過了天門就再也難回去了,你們不修巫術,難以溝通天地,更不知祖先神靈,我們那裡,還有很多正統大巫,他們並不喜歡仙魔神三道。”
這話出了,那位故神宗的雷神將軍便道:“這話說的,巫神難道不是神嗎?”
“不是不是,自然不是!九玄論道都結束了,可別把我們和神相提並論!”
翠龍王連連擺手,細細解釋道:“不論是巫神還是巫仙,都是基於‘巫’之上的,這是陰陽的疊加,並不是陰陽的輪轉與逆亂。”
“陰陽疊加?”
一個新的詞彙,不過巫神們存在感並不高,在雲原上,能稱得上厲害的,也只有一位大巫神,與諸地仙平起平坐,然而位於萬墟州,並不向外拓展。
巫神們似乎較為貼近自然,平和而不喜歡爭鬥,也可能是爭鬥的太累了。
翠龍王開口:“我們知道,神靈,所謂神者,自往古傳下,最基礎的常識,神道之祖先是為‘渾淪’,仙道之祖先是為‘太一’。”
“太一為陽,渾淪為陰,故此仙人修行是正統陽法,以陽身出陽法,陰盡陽純是為仙;渾淪諸神,是以陰身出陰法,陽盡陰純是為神。”
“而後來,有了帝鄉諸神,這一點諸位在下宗少與神靈打交道,帝鄉之神恐怕也沒有,這次九玄論道才真正見到他們,所以我把其中道理講來給各位聽一聽。”
“帝鄉諸神,是以陰身證陽神,違反了渾淪的道理,但同時開闢了諸多後世神系,可無論怎麼說,他們還是與渾淪之神有一些聯絡,這些都是陰陽的輪轉所導致的不同。”
“但是巫神,則完全沒有。”
翠龍王道:“巫神,首先為巫再是神,巫者,是能通達天地的‘人’,我們以肉身追逐日月,用雙耳傾聽鬼神。魂知幽冥,手在人間,真正的巫神,可以削弱神道的權柄,而巫仙則對仙道影響不大,這是基與修行體系不同而帶來的結果。”
“二陰二陽輪轉,一半在幽冥,一半在人間,這是陰陽疊加,並非是單純的陰盡陽純,也並不是陽盡陰生,同樣,也與所謂‘魔神’不同,不是陰陽逆亂的結果。”
“稱呼巫神,是因為修成巫身之後,便可以如神明一般通曉乾坤,呼喚山河風雨,但我們本質上並不是神。”
第八百四十五章 刀劈大聖,猿猴踏土
“祭祀我們的祖先,要向乾坤借問!”
“我們從何處而來?我們要向何處而去?”
“是天還是地?是風還是雨?是雷還是電?我們通曉萬物自然,我們知道乾坤何在,我們以人力駕馭蒼茫,這才是巫,有堪比神的力量。”
“大巫最曉天心。”
翠龍王如此說,而後又笑:“不過,我的修行還很低微,作為太華山下宗,我們這一脈可以看做是巫仙,即是巫身,但行仙之道理,法歸咎於自身而非寄託山河。”
仙的法出於自己,法中醞道,道中得法;而神的法則來自萬物,天地乾坤,山川江海,甚至人心戰念殺意,包括苦難悲傷,香火祭祀,這都是來源之一。
雖然法到了自己身體內都不可能再歸還回去,也算作是一種修行,但自己修和藉助外物修,那感覺還是不一樣的,這也是仙與神的差別。
李闢塵感到有意思了:“陰陽疊加,我確實是沒聽過這個說法,看起來,陰陽之道並不是單純的作為交換法,不過也確實是如此,陰陽尚且有六,太陰太陽,少陰少陽,純陰純陽……這般看起來,應該還有其他不為世人所知的修行體系?”
這個乾坤似乎如一幅畫卷,此時正在緩緩鋪裝開來,李闢塵彷彿見到了新的天地,此時笑道:“那元荒洲,我倒是想要去看一看了,天荒去不得,大荒還要等上千年,去你元荒逛一逛,倒也挺好。”
“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