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滄海突如其來這麼一句,李闢塵頓時笑了起來,而後道:“明白了,弟子這便回山修行,不問外事,潛心而修,只等東風起,只等江水流。”
“待到……東天風起大鵬現,西山江河入幽海,那也正是我踏出地仙之行的開始。”
PS:【青青世界】出自明末董說的《西遊補》第十回:萬鏡臺行者重歸,葛藟宮悟空自救。
……忽然眼前一亮,空中現出一個老人,對行者作揖,便問:“大聖為何在此?”行者哀告原由。老人道:“你卻不知,此是個青青世界小月王宮裡。他原是書生出身,做了國王,便鎮日作風華事業,造起十三宮,配著十三經;這裡是六十四卦宮。你一時昏亂,噹噹走入困之困葛藟宮中,所以被他捆住,我替你解下紅線,放你去尋師父。”行昔含淚道:“若得翁長如此,感謝不荊”老人即時用手一根一根扯斷紅線。
第八百四十四章 三荒之言,巫神之秘
風雨繞天,雷雲並起。
話說人間,語言仙天。
李闢塵自太華峰上歸去,帶著列寅,先是將那掌中山河落下,放置峨眉山側不遠處,至此列寅也算自有山頭,而到了神仙的境界,也可作一方大仙人了。
李闢塵在殿中修持,一如與掌教真人所言那般,不再作其他心思,徹底安靜下去。
無名殿中修行,其餘諸小也早已在各峰之中修行,這山中道觀,反而比原本冷清了許多,而這種冷清或許會越來越常見,隨著修行的增長,有些事情終究是再難回到從前。
李闢塵錘鍊自己的肉身與法力,凝練道花與元炁,在抱元境中精進,不停向著前方邁步,更如永不停歇一般。
光陰如箭,開弓不回,那春華秋實不過如此是,於是四十年歲月開始匆匆走過。
這四十年來,發生了許多的事情,譬如遊道行踏入仙山,機緣到了,成了太華山外門的弟子,而接引他的人則是呂重綾。
這小子現在顯得越發年輕,作為在九玄論道之後支撐到最後的人之一,他同樣得到了巨大的氣數饋贈,而他的實力也是有目共睹,這一點李闢塵知道的最清楚,當年三劍一出,人魔失色,威風可謂無兩。
而天門亦是開啟了兩次,自九玄論道之後,應當本二十年開一次天門,但太華山出於考慮,所以前二十年,也就是從李闢塵見苦界老祖到山神土地來訪的時間,這一段時候,天門是沒有開啟的。
外道之海畔,繼二十年後天門再開,諸多下宗仙人歸去各山,這當中諸多下宗在走之前拜訪了峨眉山,譬如五靈仙劍派的那位人仙,以及六甲神宗的雨師使者,包括楚水、漢雲二宗的道輔,還有神道的故神宗。
還有一位意外的人,則是不常露面的那位“巫龍宗”的翠龍王,在李闢塵的記憶中,這位似乎一直是處於打醬油的狀態,幾乎都要被遺忘了。
他們當初都是李闢塵與呂重綾接引回來的人,如今離開,於情於理都要來這裡拜別一次。
新的門人已經過來,但他們必須要回去了。
下宗諸多仙人來拜山,李闢塵自然不能不接,在與諸仙細別之後,翠龍王說了一句,倒是讓李闢塵有些感興趣。
“我曾經猜測,貴宗所在大洲,乃是大聖隕落所化,這是確有其事?”
翠龍王開口:“也不必猜測,這並非玄秘,確實是大聖隕落所化,只不過有些出入罷了。”
“那應該是更加久遠的時代,應當是,嗯,我在這裡所聽聞的,是‘大羅封天’之前的事情,那時候大聖還是可以降世的。”
“元荒洲確切的來說,是那位大聖的一隻手掌落下,補全大地造化後所誕生的,原本我們那裡,是天地殘缺不堪的,也正是如此,六炁紊亂不能調和,難以正常修行,比不得上宗仙家福地,這才走上巫神、巫仙的道路。”
翠龍王細細解釋,而雨師使者也道:“能帶有一個荒字的都不簡單,我所見聞,能得荒字一稱之地,皆是玄妙難知之處,諸多地仙開闢的小荒世,就是仿照諸多‘荒界’而開闢的。”
“大荒,天荒,元荒……名字倒是挺霸氣的,這麼說起來,聽聞雲原上,天荒內藏有神秘,不為外人所知,地仙也少難尋到,唯有緣者方可進入?”
五靈仙劍派的那位人仙看向李闢塵,李闢塵開口:“天荒之內,傳說有無何有之鄉的入口。”
“什麼!”
這話出了,幾位下宗仙人幾乎跳起來,他們瞪著眼珠子,面面相覷,其中有人顫聲道:“這……這可真是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