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嚇得面色慘白。朱允文也讓憋的要死。
這王大人奏的事,他自然知道,因為這是不久前才發生的。四月,朱棣回到北平後,就向朝廷告病。過了一段時間,病越生越重,居然成了病危。這場病並不是突發的。而是醞釀了相當長的時間。因為在即將到來的五月,朱棣有一件不想做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五月,是太祖朱元璋的忌日,按照禮制朱棣應該自己前來。但朱棣敏銳地感覺到如果這次再去京城。可能就回不來了。可是老爹的忌日不去也是不行的,於是他派長子朱高熾及另外兩個兒子朱高煦、朱高燧取代他祭拜。一下子派出三個兒子,除了表示自己重視此事外,另一個目的就是告訴朝廷,自己沒有異心。朱棣這次可算是打錯了算盤,當時的形勢已經很明瞭,朱允炆擺明了就是要搞掉藩王,此時把自己的兒子派入京城。簡直就是送去的人質。果然,朱高熾三兄弟一入京。兵部尚書齊泰就勸建文帝立刻將此三人扣為人質。建文帝本也表示同意,誰知黃子澄竟然認為這樣會打草驚蛇,應該把這三個人送還燕王,表明朝廷並無削藩之意,以麻痺燕王。真正是豈有此理!五六個藩王已經被處理掉,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連路上的叫化子都知道朝廷要向燕王動手,黃子澄的臉上簡直已經寫上了削藩兩個字,居然還要掩耳盜鈴!書生辦事,真正是不知所謂。
這是件笑話,也是個醜聞。朱允文好容易才幫他老師壓下,現在又讓人提溜出來,而且越搞越大了。
朱允文當然憤怒了,這可是他的老師。“那是朕執意放人,與黃愛卿無關。”
袒護,裸地袒護。
那王大人也不賴,聽了,又狠狠磕了一個響頭,凜然道:“陛下執意而為,老奴當然不敢阻攔,只好向陛下訣別,恕臣無法再侍奉陛下,老臣這便撞死在陛下面前。”
朱允文一滯,怔怔說不出話來。他沒想到這王大人脾氣如此剛烈,這些諫官,都是太祖千挑萬選留下的。太祖都沒有弄死他們,而自己這有心學自己太子爹寬仁的皇帝,一來便逼死了一個老言官,這顯然脫離了朱允文的預期。
大明王朝建立後,朱元璋為了鞏固和強化朱氏的統治,便對於官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核心思想就是使得官員權力相互制衡,以加強中央集權尤其是皇權;由此,朱元璋成了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權力最重的皇帝。
只要是熟讀明史的朋友,一定都對於明代言官的悲壯事蹟印象深刻。確實,由於朱元璋及其子孫的刻意培植,明代的言官漸漸地形成了一種強烈的群體意識,他們不但自尊自重,而且也積極有效地履行自己監督與糾察的職責,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乃至於義無返顧、前仆後繼。
歷朝歷代無論皇帝們如何昏庸,但極少殺言官的。朱元璋找了很多老學究(純書呆子型別)擔任“言官”,負責監督其它高階官員。朱元璋作繭自縛,經常也被這些言官們收拾,譬若有次他找了一些女樂進宮,不但不能遂願還要當場對言官表明態度“你這樣做得很對……”。
好嗎!老朱都沒有殺的人,你朱允文幹掉了,想幹什麼?
老朱留下這麼些言官,可不是為了好看的。
明朝雖然從太祖朱元璋起加強皇權廢相權,但朝廷言官的權勢卻比歷代都大,設六科給事中、設分巡御史,官雖七品,卻職在監察部堂和地方大員;朝會上七品言官批評一、二品柄國大臣乃尋常風景,七品巡按御史可與一省首長巡撫大人分庭抗禮;官僚集團內部以卑抑尊,上下分權、中外製衡,是今日許多討論“縣官改由省直管”的人們所不敢想象的———這種分權出於皇權對治權旁落的防範,更同時用身邊人和特務組織監視官僚集團,是“家天下”的統御術和治國邏輯。
再有,一是。宋明道學對儒家忠孝信義等思想觀念的弘揚,使抗爭者對掌權者有道義上的心理優勢。二是,中國士民對歷史褒貶的信仰。以其對永恆的追求蔑視眼前的富貴。所謂“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追求“留取丹心照汗青”,說的就是這種情結。三,更具全域性性的是,明代執政者和士民有兩種評判是非和人物的標準。而士民輿論更強勢,民間的聲譽可以支援和“對沖”官方的打壓。
這一切自然便形成了明朝獨特的封建制度。除非老朱再活過來一次,推倒重建大明。否則這今後的大明天子。有些事情也不是想幹便能幹的,君臣之間形成的權力平衡和互制將會越來越成熟了,誰也無法破壞這種平衡,皇帝也不行。
現在朱允文。不。是大明以後的皇帝顯然是會越來越明白,這將不會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