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做,自有那麼做的道理。
“我們……”前來請辭的人似有千言萬語,但最後,卻是又化作一聲輕嘆,“總之,還請韓院主成全!”
韓玉山看著他們,大皺眉頭,良久才冷漠道:“人各有志,你們不願意跟著我吃苦,也是應該的,那就走吧。”
雖然這些人走了,但卻總有忠心子弟留下,他作為名師,底蘊絕不至於只有區區幾人可用那麼悽慘。
他也知道如今強留不得,這些人就算身還在工坊,心也已經不再,早早清理出去,反而更好。
“多謝韓院主,祝韓院主參研順利,馬到功成。”打算離開的管事和學徒道。
然而事已至此,參研順利,終究還是成了一個空想。
又過了小半年,韓玉山幾乎耗盡自己最後一筆積蓄,開始奔走在討要宗門供奉和他人資助,然後投入繼續參研的怪圈之中。
此後為了獲得支援,又違心改煉一些自己並不滿意的粗製濫造之作,水準大降。
且由於常年一心撲在此等改造上,他對器道主流的理解,終究還是漸漸落後,逐漸喪失了更進一步晉升大師的潛力。
“玉山此子,真是可惜了,不識大體,不知進退,一味沉湎於自己心血來潮的念想之中,這便是謂之心魔,你輩弟子,當引以為戒。”
韓玉山的師尊後來得知他的狀況,還很是感慨一番。
“師尊,若是韓師兄攻克難關,最終成功,又該怎麼說?您不是常教我們,立志要存高遠,做事要有恆心。”
有弟子為韓玉山抱不平,隱約帶刺道。
靈寶宗內也有開放風氣,但凡涉及道途之爭,技藝之論,只有道友,沒有師徒。
這弟子所提,也的確是個關鍵。
雖然不少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韓玉山正在逐步滑入失敗的深淵,而且頑固堅定,無可救藥,但他的出發點終究還是好的,此番作為,也表現出了撞破南牆不回頭的決心,倒是也有幾分值得令人欽佩。
“糊塗!”師尊卻是斥道,“器道博大精深,各種技藝浩若煙海,想要有所成就,就如同下海撈鱉,沒有十足的弄潮功夫和極好的運氣,怎麼可能成功?豈不見淹死在其中的,佔了絕大多數?”
他輕嘆一聲,道:“為師並非是反對志存高遠,堅定道心,而是教你們腳踏實地!古往今來,能夠有所成就者,無一不是大氣運,大智慧,大毅力之輩,餘者碌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