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回來了。”胡志彪來了,正在客廳等著楊飛,看到楊飛走進來,便起身笑道。
“老胡!”楊飛笑道,“你來得正好,我們晚上一起喝一杯。”
“好啊,老闆。”胡志彪道,“有兩件事,向你彙報一下。”
“說吧。”
“關於產品不合格率的事,我寫了份檢討,請老闆過目。”胡志彪說著,真掏出一份材料來,遞給楊飛。
楊飛訝道:“不用這麼認真吧?”
“要的,要的。”胡志彪道,“誰叫我沒管理好公司呢!出了這麼大的事,老闆雖然不處罰,我心裡還是明白的。這檢討一定要寫。老闆,請你在集團內部公開,好嚴明紀律。”
楊飛接過來,看了一眼,笑道:“寫了就算了,公開就不必了。還有什麼事?”
胡志彪道:“我們上半年收購了一家電子加工廠,快半年了,還一直是虧損的。”
“哦?”楊飛一聽來勁了,問道,“收購之前,這家公司就是虧損狀態的嗎?”
“是的,不然他們也不會賣給我們了。”
“半年了,還沒找出癥結來嗎?”
“成本高,但成本我們一直在控制,但還是高。”
“哪家工廠?”
“是英國人留下來的一家合資廠,中方的投資方虧得無力再繼續,就抽身離開了,我們接的盤。”
“我知道了。現在的管理人員,還是英方的吧?”
“是的,他們做事其實挺嚴謹的,但不知道為什麼,工廠就是虧本。”
楊飛道:“報表帶了嗎?我看看。”
“這半年的財務報表,我都帶來了,請老闆過目。”
“我記得,這家工廠,是我們控股的吧?英方只佔百分之三十六的股權。”
“是的。老闆記性真好。”
要知道,楊飛是整個集團的管理者,旗下不知道有多少家公司、工廠、分店,每年又不知道要收購或出售多少分企業和工廠,他要記住每一家工廠的具體情況,的確是比較難的。
楊飛看了看報表,問道:“成本控制這麼難嗎?”
“每一個指標項,都要超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五的成本。本來就是微利產業,成本超出這麼多,哪裡還有錢賺?”
楊飛沉吟道:“這麼看,也看不出來,最好能去工廠看看。時間還早,走一趟吧!”
“好的,老闆。我陪你一起去。”胡志彪起身。
楊飛對陳沫道:“家裡先準備晚餐,請江總一起過來吃,晚上小聚一下,開兩瓶好酒。”
陳沫應了一聲。
楊飛剛回到家,連茶都沒來得及喝完一杯,便又出門了。
“當初收購之後,我們覺得英方的管理人員應該不錯,所以就沒有改動。”胡志彪道,“考核過了,他們的得分也很高。”
楊飛道:“管理人員沒有問題的話,那問題又出在哪裡?”
“英方的管理者,全部採用電腦控制原料,所有的程式,包括工廠食材的採辦,也是嚴格透過電腦計算的,每天需要買多少菜,做多少份飯,很精準的。”
“是嗎?”楊飛笑道,“這樣的話,那貪汙應該是很難的事。”
“一切收支都是透明的,誰想貪汙也很難。而且我方也有管理人員,對每一項開支都有監督。”
“既然這麼嚴格,成本為什麼降不下來?這種產品,又不只有我們在做,既然別人能靠它賺錢,難道我們就不行嗎?”
“管理這門學問,太高深了。所以不是誰做企業都能做活的。我以前就做虧了。錢是賺了不少,但最後還是虧。”
楊飛道:“那倒是。管理方法十分重要。”
到達工廠,楊飛當即對整個管理體系進行深入細緻的瞭解。
的確像胡志彪所說,這家工廠的英方管理者,很崇拜電腦,凡事都透過電腦來進行精確的操控。
在電腦裡,一切收支,都一目瞭然,報表列印出來也是毫無破綻。
但最後一算賬,還是虧。
在世人的印象中,美、日、英這些發達國家的管理水平,自然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在企業管理上,這些國家也是以老大自居。
楊飛看了電腦裡的資料,沒有發現問題。
電腦裡要是有問題,也早就被發現了。
楊飛把工廠的人事、財務、生產經理等主要部門負責人都喊到一起,問了一些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