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在建,學校方面同意了,在大樓側面,掛上清大創業社捐贈的牌匾。你們創業社,又要出名了啊!”
這話說得意味深長。
楊飛道:“姚主任,你就別拐彎抹角了,有什麼話直說吧。”
姚萬春道:“學校裡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部分同學、也有部分教職工,對學生創業,存在不同見解。對此,你怎麼看?”
楊飛道:“可惜,那場辯論賽,我沒參加,我要是在,反方就勝不了。”
“哦?”姚萬春笑道,“看不出來,你還是個雄辯手。”
楊飛道:“好的領導人,都是雄辯家。真理不辯不明,但勝出的,未必就是真理。”
姚萬春手撐著下巴,饒有興趣的問道:“你怎麼看?”
楊飛道:“反方最打動人的,也最被人認可的論點,就是拿學術研究和科學研究說事。”
姚萬春道:“對,這也是大家最擔心的,如果高校被金錢之風蝕化,那帶來的將學術和科研風氣的毀滅。”
楊飛道:“全校本碩博,有四、五萬學生。但我們創業社,才多少人?不到一千人而已,很多還是最近才加入進來的,以前只有四百多人。”
姚萬春嗯了一聲。
楊飛道:“幾百個人,就能代表整個清大?能代表整個大學生群體?少了這幾百人,其它人就不做學術研究了?就不搞科學開發了?”
姚萬春一愕,緩緩點頭:“有道理。”
楊飛道:“說到底,創業社只是一個小群體,就跟文學社、無線電社一樣,大家因為喜歡創業而聚在一起。每個社團,都有掛科的人,為什麼大家偏偏盯著我們不放?”
姚萬春笑道:“木秀於林。”
楊飛道:“對,就是因為我們捐了這一千萬,成了大家重點關注的物件。其次,研究文學、研究茶藝、研究舞蹈,就不算不務正業?大學生難道就該研究這些?還是說,創業不屬於可研究的範圍?”
姚萬春若有所思。
楊飛道:“再者,誰說我們沒有搞學術?沒有做科研?創業社的很多企業,也是高科技企業,他們做的正是科研開發!”
姚萬春道:“有道理。”
楊飛道:“照他們這邏輯,學校只需要做學術,搞科研,不應該談錢。那麼,學校搞的科研課題組,是不是應該免費、無償的提供服務?這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