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國的體制和這片大路上其他國家類似,都實行封王封侯,不過這些王侯往往都是當今皇上的親戚或者大功臣,就如華夏曆史上的周朝一般。靳國也有四個王八個侯,靳國雖然國家不大,但是王侯卻還是不少。
王侯封得多了自然有利有弊,利在於王侯多了,自然每個王侯的地盤就小了,其勢力自然得到遏制。
弊端在於王侯多了,總有那麼一些王侯心比天高,暗中搞些事情出來。
而這位靳尚東的父親東安王就屬於這一類人。
其將二子送到苟遜帳下,一來拉攏和苟遜的關係,畢竟苟遜雖然年齡大了,但卻是靳國的擎天一柱,威望奇高。
二來讓其子在軍隊中磨練成長,伺機掌握兵權。
由於東安王善於經營,深得靳國皇上青睞,被委以右卿的職位,大意就是整個朝廷文官的領導。
而苟遜自然對東安王的安排心知肚明,和東安王搞好關係沒什麼壞處,萬一以後東安王上位之後,自己也會跟著沾光。
所以苟遜才會把攻打都靈這隻弱旅的差事交給靳尚東。
在他看來,都靈帶來的這隻援兵,沒有重型裝備,沒有重灌步兵和騎兵,沒有防禦用的器械,完全就是一副待宰的羔羊。
苟遜分析的沒錯,都靈的這隻隊伍的確如他設想的一樣,而且比他設想的還糟糕。
這隻一直駐紮在上菱郡的地方隊伍,由於長期沒有戰事,戰鬥力急劇下降。
而這麼一隻垃圾隊伍,偏偏還遇上一個從未領兵打仗的黃毛女將領。
屋漏偏逢連夜雨,隊伍裡計程車兵,倒黴如斯!
在這麼一個倒黴的隊伍裡,實在不行逃命也行,就如華夏曆史上很多逃命將軍,雖然遺臭萬年,但好歹保住了小命。
但很不幸的是,他們這隻隊伍的女將領,偏偏還是那種自己認為有骨氣的女人!
這麼一隻戰鬥力低下、類似於後勤的隊伍,又是一個沒有經驗的黃毛女子領軍,而且還被自己軍隊包圍,自己一方人數又佔優的情況下,就是坐著喝茶,都可以將對方幹掉。
這麼大的一個便宜,丟給靳尚東,不得不說苟遜用心良苦。
也許他是對的,如果是他親自出馬,或者任意選一個人來主持這場戰鬥,恐怕這次戰鬥都毫無懸念,兩個衝鋒就剩下抓散兵,打掃戰場了。
可偏偏他選的這位靳尚東靳世子,和都靈也差不多,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都靈雖然沒有經驗,但至少從小飽讀戰書,理論知識不少,而且本身從小習武道,再加上家族觀念,寧死也不願意丟都家的臉。
反觀這位靳世子,和大陸上其他很多國家的世子一樣,一無是處,除了逗鳥把妹,就是夜夜笙歌,尋歡作樂。
自己的老子是當朝右卿,自己堂堂的東安王世子,可吃不得那些苦頭。
俗話說用得多了,遲早都會還的,而這位靳世子還的時間,就是在西風嶺戰場。
廢話太多,繼續戰事。
當靳尚東一接到攻擊命令的時候,興奮得手舞足蹈,似乎勝利就在朝他招手,幻想著將對方那位妙齡統帥生擒而來,再加以各種摧殘,實在是莫大的幸事。
這位靳世子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深知自己不是領兵打仗的料,所以事事都嚴格按照苟遜的命令來行事,絕不自己拿主意。
苟遜命令他在西風嶺的西風口兩側埋伏,他照做了,各在峽谷的兩側茂密叢林中埋伏了五千刀兵和弓箭手。
苟遜命令他一旦都靈的隊伍進入峽谷,就從南北兩側將其包圍,他照做了,南北兩側各兩萬部隊,包括藤盾兵、長槍兵、刀兵、鉤鐮兵、重灌步兵和重灌騎兵。
但剛才他突然接到苟遜的命令,讓他發起攻擊,苟遜的命令可沒說讓他如何攻擊。
自知不行,算是有自知之明,俗話說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他不行,軍中肯定有懂如何指揮打仗的。
但這位靳公子,一來到軍中,居然把他平時一起吃喝玩樂、逗蛐蛐、玩鳥的一幫狐朋狗友都帶上了,平時就在軍中逗鳥把妹,苟遜雖然知道也沒當回事,畢竟人家的後臺在那裡。
這次這靳公子一著急,居然把他的狐朋狗友給招呼在一起,讓大家出主意。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這幫人七嘴八舌的恭維了他一番,沒有給他提供任何有效的主意。
於是乎靳公子開始排兵佈陣,開始指揮他的五萬軍隊朝南丹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