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鄭貴妃為皇太后的成命,卻追封了親母王皇貴妃為母后皇太后。

可是沒想到明光宗朱常洛雖有意勵精圖治,但於登基後不久就突然就病倒了。也許是覺得自己病太重了,皇帝召英國公張惟賢、內閣首輔方從哲等十三人進宮,讓皇長子朱由校出來見他們,頗有託孤的意思。當日,鴻臚寺官李可灼進獻紅丸,皇帝服用之後,於九月初一駕崩。在位僅僅一個月,享年三十九。史稱“紅丸案”。

明光宗駕崩後,其寵妃李選侍與太監魏忠賢密謀,欲居乾清宮,企圖挾皇長子自重,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為防其干預朝事,逼迫李選侍移到仁壽殿噦鸞宮。史稱“移宮案”。其與萬曆朝的梃擊案、泰昌朝的紅丸案,並稱“晚明三大疑案”。

同年九月,我的皇侄子,也就光宗哥哥的長子朱由校即位後,是為明熹宗,他將萬曆四十八年八月之後的幾個月改年號為泰昌元年,以紀念我那短命的光宗哥哥。

明熹宗繼位後,他頗不喜朝政,卻喜歡做木工活計,我偶爾勸誡了他幾句後,便為他所不喜起來,後來朝政頗不穩定,先是有東林黨人亂政,接著又有王恭廠大爆炸,還有白蓮教、徐鴻儒等起義,但他卻渾不在意,只一日日沉迷於刀鋸斧鑿之中。

熹宗在位七年後逝世,由朱由檢登基繼任為帝,改年號為“崇禎”,號為崇禎帝,自登基之日起,便大有亡國之相,大旱不斷,瘟疫爆發,內憂外患,我的母妃終於在鬱鬱寡歡中過世,可笑的是,她爭了一輩子的皇后之位,在她的生前一直沒有能夠爭到,到了她死後,總算是追封成了皇后,哎,人死如燈滅,此時再追封又有什麼意義呢,我也不知道母妃若是在天有靈,知道了這樣的訊息後會作何感想,是喜是悲。

崇禎十七年,叛賊李自成直逼京都,朝廷上下人等都惶惶不可終日,我此際已經是五十二歲了,我一直無子,且多年以來的保養讓我看起來遠比實際年紀要年輕得多,但我終於也不得不認老了,外貌還保持著姣好的樣子,但、我的身體卻每曠逾下,春末的時候,我終於一病不起,而駙馬此時,卻去了千里之遙的洛陽,那裡,是我哥哥的封地,如今卻被叛賊所圍,我很怕、很怕……

“駙馬、駙、馬……”彌留之際,我輕聲地喚著他,我忽然想起我和他的洞房花燭夜,我那時被繁瑣的婚禮累得倒在床上便睡著了,直到第二日醒來,我才發現原來自己不夠大、也不夠高,我於是說道:“等我到十五的時候,便有駙馬這麼高了,可是,到時候駙馬又長高了怎麼辦?”

然後駙馬便寵溺地說道:“不要緊,我等著公主長高就是。”

還有駙馬曾在我耳邊許下的承諾:“你放心,臣可以向公主宣誓,此生永遠只孝忠於公主一人。”

果然、這些他都做到了……

我雖痛恨那座皇宮,那些管束人、教訓人的嬤嬤,我也厭憎那所謂的皇家氣派、公主儀態,但、我終歸算是覓得良緣、更得到良人。

身體變得輕飄飄了起來,我感覺自己象一團雲一般地飄浮了起來,往下看時,我的身體已然是倒在了床榻之上,而地下,則跪著“宜園”的一干奴僕們,他們都在失聲痛哭著,不管是真是假,臉上都有著淚,我知道,他們其實並非為我而哭,他們所哭的,只是自己的前途命運罷了,他們出身微賤,以後、沒了主子,又該如何生活呢?

☆、14、合葬

就在我死去之時,李自成的叛軍勢如破竹,攻陷了洛陽,我的哥哥被抓,皇上下令無論如何要救回福王,而我的駙馬、冉興讓則受命帶了三萬兩撫卹金前往撫卹皇家親屬,李自成的叛軍本就多是來自於農民,他們自來便是被官欺壓得怕了,認為這世上的官全部都是貪官,看到我的駙馬帶了撫卹金來,便以為他手上也有大量的贓款,於是將他抓住嚴刑拷打。

而我的哥哥、福王朱常洵終於還是死在了叛軍的手中,享年五十六歲,崇禎帝賜諡曰“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的清晨,叛軍終於攻陷了京都,崇禎帝自縊於煤山,其皇室中人也是死的死、被殺的被殺,我看到我的靈柩被停在“宜園”的大廳之中,園內的僕人搶了些值錢的東西后便四散奔逃,只有夏霜還守在我的靈前不肯走。

這時候,萍娟背了一個包袱對她說道:“夏霜,你為什麼就這麼死心眼呢?公主她已經走了,我們還守在這裡做什麼?”

夏霜很冷靜地說道:“萍娟,你走吧,我、我是公主的奴婢,總是要伺候公主一輩子的。”

“可是公主已經死了呀,你難道還跟去陰間伺候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