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戶的小孩子就眼尖地奔回家扯著大人端著一小盆子大米過來了,排好隊,帶著幾角錢,看老頭熟能生巧地搖著把手,撒一把糖精,機器裡爆米花砰砰直響。
等炒了一盆爆米花,趙獨芳帶著紀禾往回走。
“趙爺爺,你用艾葉泡腳嗎?”
“泡腳?”
“嗯,電視上說艾葉泡腳對身體好。趙爺爺也泡腳啊。”文革裡的迫害是改不了的,可是若是從現在開始保養,應該也不遲吧?
趙獨芳笑眯眯地拍拍紀禾的頭。
“紀禾,怎麼又跟趙爺爺出來買爆米花了?”
遠處陳艾笑著推腳踏車走過來,一身灰色衣服,腦後編著一條烏黑的辮子。
紀禾叫了一聲媽媽。
“這孩子,不知吃了多少次了,每次都是趙爺爺付錢。”陳艾摸摸紀禾的頭。
“沒事,是我老頭子要帶丫頭出來的。”趙獨芳彎腰,讓紀禾自己從盆裡掏一把爆米花,直起身來問陳艾,“這麼早就下班啦?”
陳艾幫忙接過盆子擱在腳踏車前面簍子上:“準備去縣裡買些東西,紀禾的龍牡壯骨顆粒吃完了。”
趙獨芳點頭,牽著紀禾一老一小往前走。
紀禾望著前方悠長的巷子,低下頭咬住了唇角。
“禾兒,想不想跟媽媽一起去縣裡?”
“要。”紀禾簡單地回答。
怎麼可以不去?
今天……這個日期,五月八號,她一輩子也不會忘。
第8章 命盤的轉動
下午三點,縣城。
紀禾跟著陳艾站在人來人往的街頭。
街對面牆上有張巨幅宣傳海報,背景是三隻意象化的海鷗,中心是一個年輕女性形象,稍顯圓潤的鵝蛋臉,黑色的長髮並不是飄逸得將髮絲都畫清楚,而是被抽象成輪廓方折的黑色形狀。她戴著四方的黑框眼鏡,正側著肩望向一個方向,微笑著,充滿希冀。
下面有行黑色粗體字——學習張海迪把一切獻給人民。
1983年,《中國青年日報》發表《一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和長篇通訊《生命的支柱——張海迪之歌》,張海迪由此一夜成名,被稱為“八十年代新雷鋒”和“當代保爾”。1983年3月7日,團中央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光榮稱號。同年五月,中共中央發出《向張海迪同志學習的決定》。隨後幾年,張海迪精神被貫徹到每一個城市,每一個鄉鎮。張海迪成為千家萬戶都知曉的人物。
張海迪,高位癱瘓的女保爾。
張海迪,殘疾人的楷模。
張海迪……
上輩子,紀禾沒有辦法上學,成日裡坐在椅子上,將講述張海迪故事的小人書翻得爛熟。在張海迪精神被傳頌的年代,在她失去雙腿的童年,張海迪對她來說,真正的意義非凡。
紀禾收回視線,望向馬路中間。
陳艾看了一下手錶,將裝著一些日用品的布包挎到胳膊肘上,順手捏捏紀禾的手。
“紀禾,我去對面藥店給你買壯骨顆粒,你站在這裡乖乖等媽媽。”陳艾說道。
紀禾盯著一個方向,出神般緩地點頭。陳艾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又叮囑一遍,朝馬路對面走去。
紀禾依舊站在路邊,一動不動地盯著路口。
片刻,陳艾從藥店出來。與此同時,紀禾緊張地捏緊拳頭。時間的一秒一分被擴大得如同凝滯的行雲。
“紀禾!”陳艾站在對面,笑著朝紀禾招招手。該來的,都來了——
路口突然出現一輛褐棕色卡車。
剎那間,紀禾眼前的世界被迅速抽去了聲音,周圍一切都消失無影蹤。
腦海裡有一個小女孩歡快的喊聲音,她一邊叫著“媽媽”,一邊朝馬路對面頭也不回地跑去。紀禾屏住呼吸,血液頓時全都朝頭腦湧去,太陽穴突突激烈跳動。
眼前,卡車飛快地一駛而過,車窗裡的司機——土黃色皮夾克,鷹鉤鼻,濃眉,額頭方正——紀禾記住了!
緊接著,某個方向腳踏車鈴聲大作,將紀禾的思緒瞬間拉回來。卡車迅速消失在了視野中,留下難聞的尾氣與滾滾灰塵。
紀禾緊緊咬著牙齒,這才發覺眼睛已經酸澀得快流出眼淚了。不知為什麼,她就是想看一看,是什麼樣的兇手會殘忍地壓過她的雙腿,然後毫不負責地揚長而去。
心裡某個沉重的地方頓時裂開,彷彿外出多年的人終於帶著滿身疲憊回到了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