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國內企業的成本,居然比國外企業還高這麼多,讓國內企業最常用,也是跟其他國外企業競爭時,無往不利的低價手段,徹底失效了。
雖然唯一的競爭手段,就是低價,聽起來有些無奈。
但這是弱國,是小企業向發達國家大企業發起挑戰,唯一可能制勝的砝碼,更是崛起的必須之路,包括抄襲和山寨也是如此。
畢竟既然是小企業,那就說明其在產品力,產品知名度,資金和技術層面全部都沒有任何的優勢可言。
再者說了,那些所謂的國際企業,仗著自己技術領先和國家強勢,就肆無忌憚的形成價格同盟,以壟斷的形式,從發展中國家,掠奪大量的財富,這又是合理的嗎?
畢竟要知道,在他們自己本國,又或者其他發達國家,他們是不敢這樣串聯,搞壟斷的。
不過幸好,CPU晶片的成本,並不僅僅只有生產這一塊,還牽扯到稅收,人工,運輸,銷售等等,其他作為商品的產品,都同樣有的屬性。
甚至在生產這一塊,也還要受制於稅收和人工等方方面面的成本問題。
要不然,擎天生產一塊486CPU晶片的全部成本,真的是英特爾的四倍,那啥也別說了,歇菜算了。
畢竟在這種情況下,就是神也贏不了。
再者說了,他對擎天晶片的利潤追求跟英特爾對晶片利潤追求也不一樣。
對於他來說,擎天晶片能不讓他賠錢,保持正迴圈就行,而對於英特爾來說,CPU晶片的毛利潤在70%以下,那就代表著失敗。
畢竟全球晶片企業的毛利潤都在70%以上,他這個做大哥的,利潤率還不如小弟們,也說不過去啊。
但方辰預計,擎天CPU晶片的價格,如果以每塊錢能買到多少運算能力來計算的話,肯定是不如英特爾的。
頂多就是每塊晶片的價格看上去會便宜一些,但價效比並不合算。
也就是說,假如英特爾CPU晶片每塊賣三千塊錢,裡面有三百萬個電晶體,而擎天CPU晶片每塊賣一千塊錢,但裡面頂多只有七十五萬電晶體。
雖然看上去,擎天CPU晶片的價格只有英特爾CPU晶片的三分之一,但實際效能卻只有四分之一,算價效比的話,還是弱於英特爾CPU晶片。
這也是為什麼他想要增加擎天CPU晶片效能的原因,就是為了儘量提高CPU晶片價格和運算效能之間的價效比,增加競爭力。
再者,他也理解倪廣南的想法。
既然486就完全夠用了,那為什麼還要冒險,減少CPU晶片壽命來增加效能。
但倪廣南有所不知道的是,隨著進入到網際網路時代,各種各樣的功能和軟體絡繹不絕的出現,人們對於計算機效能的要求已然是越來越高了。
一臺效能不足的計算機,必然會因為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而遭到嫌棄。
再者,他還準備了一個,能顯著提高擎天電腦銷量的大殺器——遊戲。
作為家用電腦來說,大部分的人買電腦回去,都不是為了工作和學習,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則是為了玩遊戲的。
而按照倪廣南的擎天電腦下線時間表來計算,已經距離華夏電腦遊戲時代開啟的那一天,不遠了。
甚至就連現在,都不知道有多少人,花著無比昂貴的網費在網咖裡,孜孜不倦的玩著,《紅警》,《CS》,《星際》,《魔獸爭霸》,《仙劍奇俠傳》等電腦遊戲。
更別說,到了1998年之後,《網路創世紀》、《無盡的任務》、《萬王之王》《奇蹟》、《龍族》、《金庸群俠傳online》等一系列網路遊戲,尤其是《傳奇》的上市,更是引發了遊戲玩家的巨大熱情。
即便是到了二十年後,還有大量的巨星們為《傳奇》做著各種各樣的廣告,吆喝著什麼“這是假傳奇,我這才是真傳奇,裝備免費回收”之類的口號。
可見《傳奇》的影響力之大。
而一臺提高主頻的電腦,則能顯著增加使用者們的遊戲體驗。
甚至,方辰可以拍著胸脯說,只要擎天電腦能夠滿足遊戲玩家們對遊戲的需求,其不但能成為華夏第一的電腦企業,甚至躋身於全球頂尖電腦企業,都不是什麼問題。
擎天晶片,乃至於全國的半導體產業,也就徹底活了。
畢竟,之前也說了,華夏半導體之所以沒有發展起來,並不只是簡簡單單的技術問題,更多的則是更深層次的資金以及市場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