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一條,而是兩條。
這兩位師徒二人,都是世界通訊研究史上,不可或缺,或者繞不開的存在。
羅伯特·加拉格是夏農的學生,LDPC碼的發明人。
LDPC碼是其在1963年,博士論文中提出的一種具有稀疏校驗矩陣的分組糾錯碼。
LDPC碼的效能逼近夏農極限,且描述簡單,易於進行理論分析和研究,更硬體實現。
前世,高通和華為的5G編碼之爭,其中高通所掌握的短碼,就是羅伯特研究的LDPC碼。
只是,在現在,LDPC碼的價值還沒有被世人所發現。
方辰記得,在前世的話,他大四快要畢業的時候,老師才興沖沖的告訴他們,通訊科研界出現了,一種叫做LDPC碼的編碼,居然即將逼近夏農極限。
夏農極限,指的是在會隨機發生誤碼的通道上進行無差錯傳輸的最大傳輸速率。
在出現LDPC碼之前,通訊界認為,夏農極限是個只存在於理論上的資料,現實中是完全不可能達到的。
至於說,旁邊這位土耳其男子,羅伯特的學生,後世夏農獎的獲得者,埃爾達爾·阿里坎,則是高通和華為5G編碼之爭中,Polar碼,也就是華為手中所謂長碼的發明者。
夏農作為現代通訊之父,學術界為其設立的夏農獎,可以說是通訊界最高獎項,是通訊界的諾獎。
Polar碼是在LDPC碼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將通道極化處理,這是目前唯一能夠被嚴格證明可以達到夏農極限的方法。
所以Polar碼又被稱之為極化碼,登峰造極的意思。
任政非曾邀請阿里坎到華為來,並親自為其頒獎不說,還在儀式開始之前,包括他在內的華為最高管理層,為了迎接阿里坎,在原地站立鼓掌十分鐘之久。
這樣高規格的接待在華為來說,並不常見,可見阿里坎對於華為的5G發展影響甚大。
換句話說,前世,華為和高通為了這個5G編碼,鬧的如此轟轟烈烈,甚至還出了聯想背刺的噁心事件,其實就是羅伯特和阿里坎,他們兩個師徒的門內之爭。
甚至連“爭”這個字,都用不上,畢竟人家師徒兩個的關係好著呢。
只是相對而言,LDPC碼被發現的時間比較早,所以高通在上面下了大功夫,圍繞著LDPC碼,掌握了許許多多的專利。
而華為作為後發公司,如果也在LDPC碼上做文章,肯定是做不過高通的,甚至還會被高通強大的專利壁壘給玩死。
所以華為就另闢蹊徑,更多的圍繞著,最近幾年,才推出的極化碼做研究,由此產生了不少專利。
再者說了,極化碼明明就是比LDPC碼更為先進的編碼方式。
像高通這樣,抱著LDPC碼不放,這才叫做開歷史倒車。
被方辰這一眼看的,泰勒頓時覺得受寵若驚,心臟砰砰直跳,畢竟在他的記憶中,方辰很少這麼誇他。
“羅伯特教授,我很欣賞你1963年博士論文中提出的LDPC碼,其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完美,最為接近夏農極限的通道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