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貝爾實驗室(2 / 3)

小說:重生浪潮之巔 作者:佛即心兮

裝置。

不過,它的裝置只賣給自己,不賣給別人。所以,限制了裝置製造部門的市場拓展。

於是,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裝置製造部門的執行官就提出,我們是不是可以退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公司,獨立出來成為一家新公司?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做所有運營商的生意啦!

這個建議得到了公司大部分管理者和員工的支援。

原因很簡單,他們大多擁有公司的股票。碰巧1995年又是美國股票騰飛的一年,所有人都覺得,股票帶來的財富,遠遠超過企業正常經營盈利。如果製造部門拆分,勢必帶來大量的裝置訂單,肯定會拉高公司股價,大家都能大賺一筆。

華爾街的投資經理們當然也明白這一點。於是,在內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1995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揮刀自宮,進行了致命的一次拆分。

貝爾實驗室也在本次拆分中一分為二,一半歸了朗訊,招牌也被朗訊帶走了,剩下的一半,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改名為夏農實驗室,繼續保留下來。

至於說,之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以及拆分下來的子公司們,大肆收購網際網路資產,然後在千禧年網際網路崩潰的大潮中,賠的連底褲都沒有了,甚至還被自己八十年代,拆分出來的子公司,貝爾七子中的西南貝爾給反向收購了,那就是後話了。

方辰這次來,則是衝著即將被拆分的貝爾實驗室來的。

這次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揮刀自宮,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上至公司董事長,下至普通員工,以及華爾街的那些金融大鱷們,都爽了,迎來了一波財富暴漲的浪潮。

可是,對於即將拆分的貝爾實驗室科研技術人員來說,卻不是什麼好訊息,甚至是他們無法忍受的。

畢竟一拆兩半之後,雖然他們手中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股份會升值,但是對於他們的研究環境來說,卻是致命打擊。

尤其是,到了新公司之後,朗訊能不能像在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那樣,保證每年的科研撥款不少於營收的3%?

又或者說,誰能回答他們,被拆分的貝爾實驗室,還能是那個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嗎?

貝爾實驗室的輝煌,還能繼續下去嗎?

這些朗訊都沒有給予他們答案,甚至就以朗訊現在的體量來說,且不說其沒有保證,每年投入3%的營收到科研上,就算是有,那跟現在在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時相比,也是天差地別的。

畢竟,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現在一年的營收是七百億美元,那麼3%,就是二十一億美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甚至比全球99%的企業,營收都要高的多。

然而從前世,貝爾實驗室,風光不在的悲慘境遇來說,這次拆分的結果,對於貝爾實驗室來說,絕對是無比致命的打擊。

甚至自從被拆分之後,貝爾實驗室就沒再做出過,什麼諸如電晶體、行動電話技術、太陽能電池、C語言這種改變世界的偉大發明,就是很好的證明。

可以說,正是人類的貪慾,毀掉了貝爾實驗室。

至於說,方辰來這裡是為了什麼,自然是為了挖牆腳了。

貝爾實驗室發生如此大的變動,自然激起科研人員諸多的不滿,並且還有一些實力不錯的科研人員,準備離開貝爾實驗室,自謀生路。

這就給了方辰可趁之機了。

而且,既然他早就知道貝爾實驗室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怎麼會不提前佈局,所以他早早就交代泰勒,讓他沒事的話,跟貝爾實驗室的人接觸接觸。

這份工作對於泰勒來說,自然是輕車熟路。

畢竟在進入擎天投資公司之前,作為擎天在外國辦事處的負責人,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為擎天牽線搭橋,收購一些專利,以及委託一些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員幫助擎天研究一些科研專案,甚至將其吸納到擎天的科研體系中。

這次泰勒的表現,著實不錯,居然為他抓到了一條十分了不得的大魚,只不過其對於加入擎天,為擎天工作,還存在著極大的疑慮。

反正,方辰現在正好在美國,並且這條大魚也值得他出手,所以他就拐到了德州一趟。

希爾頓大酒店,方辰面帶微笑的看著眼前,這位年逾六十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貝爾實驗室通訊編碼專案負責人,羅伯特·加拉格。

然而羅伯特·加拉格的旁邊,還坐著一位稍顯侷促的年輕土耳其男子,埃爾達爾·阿里坎。

方辰有些讚賞的看了泰勒一眼,這次泰勒給他抓到的大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