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大幕拉開(2 / 3)

小說:重生浪潮之巔 作者:佛即心兮

城市保安等的儲蓄。

現在這個俄羅斯幾乎所有的政府部門,都將自己的儲蓄存款交到了華夏銀行手中。

即便是魯茨科伊那邊的人也是如此。

沒辦法,誰讓華夏銀行是俄羅斯網點最多的銀行,並且華夏銀行進行了所謂的聯網,他們可以攜帶一個小小的卡片,在華夏銀行任何一個網點進行儲存。

也就是說即便是在莫斯科存的錢,但依舊可以以一個極快的時間,在西伯利亞把錢取出來,並且一分錢都不會錯。

這讓還停留在用簽字筆和姓名章來保障自己財富的俄羅斯人,額外的驚喜。

甚至有人稱華夏銀行的這項服務,是一用就離不開的。

對於這樣的讚歎,如果方辰知道的話,恐怕也只會說一句,這是作為科技公司的本能。

擎天是科技公司,擎天下屬的各個分公司自然也是科技公司,俄羅斯這邊的三大公司雖然在這方面的屬性並不怎麼彰顯,但事實上,依舊是如此。

依託俄羅斯通訊主幹道,華夏銀行架設了通往所有分公司的通訊網路,並且研發出了一套銀行卡的使用功能。

畢竟守著擎天通訊這麼一個華夏第一,世界可以排名前五的國際通訊公司,不鋪設點通訊電路,怎麼都覺得可惜。

以方辰的眼光來看,等過幾個月,政事堂主持研發“金卡工程”的時候,直接可以把華夏銀行這套東西拿過去用了。

金卡工程是在政事堂主持下,以發展華夏電子貨幣為目的、以電子貨幣應用為重點的各類卡基應用系統工程。

與之齊名的同類專案還有金關工程、金稅工程、金財工程、金審工程、金盾工程、金農工程、金保工程、金水工程等等。

正是這一系列的“金”字工程,極大的促進了華夏的通訊發展,可以說是華夏版的“資訊高速公路”。

然而這一系列“金”字工程,方辰最為看重的是金橋工程,而金橋工程也是“金”字工程的重中之重。

金橋工程以光纖、微波、程控、衛星、無線移動等多種方式形成空、地一體的網路結構,建立起國家公用資訊平臺。

其目標是覆蓋全國,與政事堂部委專用網相聯,並與31個省、市、自治區及500箇中心城市、1.2萬個大中型企業、100個計劃單列的重要企業集團以及國家重點工程聯結,最終形成電子資訊高速公路大幹線,並與全球資訊高速公路互聯。

金橋工程可以是華夏最大的通訊建設工程,從1993年開始,一直要貫穿到千禧年才算是結束。

在前世,這項巨大的通訊資訊工程自然理所當然的交給了貝爾、愛立信、東倭電氣、朗訊等國外通訊巨頭。

這一世有他在,有擎天通訊在,他決然不會讓金橋工程,華夏通訊的主幹道建設落入這些國外通訊巨頭手中。

而且方辰發現,即便是在俄羅斯這樣古老頑固的地方,科技也展現著屬於它的魅力。

正是憑藉著銀行卡,及時儲存的先進技術,華夏銀行在俄羅斯簡直可以說獨樹一幟,甚至一騎千里,令其他銀行望塵莫及。

然而在莫斯科,葉琳娜甚至租借了一個莫斯科市政府辦公樓的一層辦公室,將華夏銀行直接開在了莫斯科市政府中。

這倒不是葉琳娜憑藉著盧日科夫的關係持寵而嬌,目中無人,而是因為莫斯科市政府的工作人員,所有的工資都是從華夏銀行領取的。

從這個角度出發,葉琳娜的所作所為其實只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而已,是應該值得表揚的。

“我需要取我的憑單!”

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從懷中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證明,遞到銀行視窗內。

而在他背後還排著一個足足有七八十人的長龍,毫無疑問,這些人都是來取憑單的。

但大家對此已然是見怪不怪了,畢竟不管在華夏銀行的任何一個網點,存取憑單永遠都是最長的一個隊伍。

這也正顯示出了憑單對於俄羅斯人的重要性。

可以說,對於現在生活已經陷入貧瘠的絕大多數俄羅斯人來說,憑單則是他們所能擁有的最大一筆財富。

代表了俄羅斯工業總資產的1.48億分之一,這樣一筆財富,是他們在蘇維埃時期,都沒有享受過的。

在蘇維埃時期,從來都是他們的財產是國家的,而從未明確的允諾過國家的財產有他們的多少分之一,並且發放下來。

當然了,他們也很清楚,單憑他們自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