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辰這樣,身價上百億美元,跟中美俄三國高層都頗有交情的存在,著實有些小巫見大巫的感覺。
他估計,在方辰的眼中,他大概跟一般人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畢竟在大象眼中,再怎麼強壯的螞蟻,始終也是螞蟻。
然而最重要的是,他思量了許久,覺得自己身上並沒有什麼東西會吸引到方辰能專程跑到美國來拜訪他的地方。
他這些年可以說,除了會建晶片廠以外,大概是什麼都不會了。
可華夏需要晶片廠嗎?
依照他對華夏晶片行業現狀的瞭解,需要自然是很需要的,但又不怎麼需要。
需要是因為華夏晶片行業太過於弱小,而晶片行業對於一個國家,尤其是現代化的工業,資訊國家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
至於為什麼又說不怎麼需要,也是因為華夏的晶片行業太弱小了。
據他了解,全國有600多家半導體生產工廠,其一年生產的積體電路總量,只等於東倭一家大型工廠月產量的十分之一。
集全國之力,還不如東倭一家企業月產量的十分之一。
聽起來簡直是寒酸到了極點。
依照華夏晶片行業現在的狀況而言,大概是不可能建晶片廠的。
沒辦法,華夏晶片行業的基礎實在是太薄弱了。
再加上,晶片行業本來就是個需要持續高投入的行業,一家新企業不坐個十年的冷板凳,大概是做不出什麼成就的。
而且除了冷板凳以外,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還要不小於營收的20%才行,這樣才有可能形成良性迴圈。
這就有些太過分了,畢竟大部分的企業純利潤才10%左右,這20%營收的科研投入則意味著企業主這十年不但一分錢拿不到,而且每個月還要往裡面大量砸錢才行。
並且這樣的企業還要有個最基本的基數,那就是二十億才行。
也就是說這家企業在建廠之初,第一年就要有二十億營收,然後還能拿出來四億投入到科研上才行。
要不然也是白搭。
畢竟總不能說搞個才投資一百萬的晶片廠,然後一年投個二十萬,這晶片廠就能進入正迴圈了?
這對於企業壽命在三年左右,平均企業資產只有幾十萬的華夏而言,條件太苛刻了。
再者,華夏現在對晶片生產的重視程度,更準確的來說,重視方向並不對,所以他並不認為華夏是個建晶片廠的好地方。
華夏搞的908,909工程他都看了,這些工程雖然都很好的彌補了華夏在微電子,半導體,晶片方面的技術空白,但也僅僅只是彌補了而已,其所研究出來的成果,並不適合大規模生產。
因為且不說這些成果的出現,是以不計成本作為代價這才實現的,本身就沒有商用的可能,就說這些所謂彌補技術空白的成果,其本身也比同期的國際先進技術落後一到兩代。
在晶片這種落後就死路一條的行業,這些成果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早晚還是隻能束之高閣。
所以說,他思來想去,真的想不出方辰為什麼會這麼大張旗鼓的想要跟他見面。
見張如京的眼中充滿了好奇之色,方辰笑了笑,沉吟了幾秒鐘後便正色道:“張總,實不相瞞,我想成立一家晶片廠,然而思來想去,能幫助我實現這個夢想的人,也就是你了。”
方辰這話,如同一記重錘重重的砸在了張如京的心頭上,砸的他心是顫的,嘴唇是顫的,眼睛是顫的,甚至渾身上下都不由的顫了起來。
這是激動的顫抖。
他這幾年一直記得,父親問的他那句話,他什麼時候能去華夏建個晶片廠?
然而他也一直為此而不懈的努力著,為等到他在德州儀器工作二十年後,可以正大光明的在德州儀器退休後,就來到華夏建個晶片廠,而積蓄力量。
但是這件事情,除了父親和妻子以外,他誰都沒有告訴過,只是自己一個人默默的做著。
又或者說,他就如同一個在黑暗中,一個人默默開鑿隧道的礦工,自己挖土,自己往外運送土壤,自己夯實隧道,一點點的前進著。
甚至他心中都已經做好了,在鑿通隧道之前,都看不到任何光明的打算。
可現在突然出現了,跟他一樣想法的志同道合者,他怎麼能夠不激動。
更別說,方辰還具有這麼大的能量,可以說如果有方辰的幫助,簡直頂的上他百倍之功。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