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撿了個便宜(2 / 3)

小說:重生浪潮之巔 作者:佛即心兮

麟角的“百萬富翁俱樂部”行列。

自此,劉常明頻繁穿梭於京港之間,成為兩地商務交易的大紅人。

1992年前後,京城房地產業遽然升溫。精明的劉常明當然不會放過這一發財機遇。很快,他擊敗眾多競爭者,搶到了玫瑰園別墅這塊地。

當時劉常明曾拍著胸脯,豪言壯語的宣佈,玫瑰園佔地49.9萬平方米,規劃建設別墅800餘套,每套售價300萬元以上。

這一專案宛如芙蓉出水,甫一開盤就被譽為“首都第一別墅”,劉常明由此成為新聞焦點人物。

劉常明其實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認認真真地造別墅,他無非是拿玫瑰園設了一個局,企圖炒一把樓花圈一筆錢就溜之大吉。

事實也似乎正是這樣,玫瑰園自轟轟烈烈地開盤以後,便沒有真正地破土動工過。

劉常明僱美國規劃師拿出了一套十分精緻豪華的規劃圖和別墅設計圖,然後頻繁地刊登廣告,四處招商。他像一個詭譎的獵人,把一塊天大的餡餅掛在半空中,等著獵物自己撞上門來。

果然,獵物很快就出現了,一個俊傑如雲的香江樓市中的“神奇小子”,鄧智仁來了。

這兩位都夢想成為李嘉誠的男人就這樣坐在了一起,鄧智仁以香江利達行40%的股權作抵押,透過4家公司集資1億港幣,首期動用6000萬港幣,以投資的形式購買了燕京玫瑰園2萬多平方米的別墅,並藉此成為該專案的銷售總代理。

鄧智仁憑藉其嫻熟的營銷技巧和人緣,玫瑰園一開盤就賣出了80套。

開局的第一碗開胃羹實在是太鮮美了。鄧智仁認定這就是他苦覓已久的大金山,是他成為“李嘉誠第二”的開山之作。

並且就在這時,發生了劉常明挪用首批購房款的大丑聞,鄧智仁處心積慮,步步進逼,透過一連串的股權轉讓最終以8000萬港幣衝抵債務整體收購玫瑰園的開發權,劉常明空手套白狼,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1994年初,欠下鉅額債務、心態失衡的劉常明在家命歸西天,有傳是吸.毒過量,有傳是自殺身亡。

在法人、董事長的寶座上還沒坐暖屁股,鄧智仁就突然發現,劉常明提供給他的許多批文竟多處違規。

也就是說,玫瑰園的合法地位尚有待重新確立,於是在燕京沒根沒底的鄧智仁很快掉進了跑批文、走關係的惱人漩渦中。

也就是說,他處心積慮花8000萬港幣買來的可能是一張大“賊船”的船票。

一面要支付源源不斷的工程建設款,一面要繳清鉅額的土地出讓金,深陷玫瑰園的鄧智仁欲哭無淚,而此時劉常明已魂歸西天,他想要掐人的脖子都不知道該找誰了。

再加上1994年底到1995年上半年,燕京房地產市場滑入空前低谷。鄧智仁縱有天大本事也無力迴天,玫瑰園的銷售陷入停頓。

1997年3月,在多方股權轉讓無果的情況下,精疲力竭的鄧智仁終於下定決心從已經整整糾纏了他4年之久的玫瑰園噩夢中逃出。

香江金時有限公司老闆陸蒼成為下一個玫瑰園主人。他入主條件之低簡直讓人不可思議:替鄧智仁還清數百萬港幣欠款及送給鄧智仁5套別墅。鄧智仁將偌大一座玫瑰園及燕京利達公司幾乎白送給了陸蒼,當然這裡面也包括玫瑰園所欠下的“天文”債務:6.5億元。

陸蒼顯然是另一個夢想在玫瑰園裡攫到黃金的冒險家。在他看來,儘管玫瑰園債臺高築,但每平方米300元的土地出讓成本,其潛在升值空間十分誘人。

實際上玫瑰園現房始終無法銷售套現,陸蒼整日徒呼奈何。燕京媒體再次把聚光燈對準了玫瑰園,上百位購房港人實在忍無可忍,集體向法院提起訴訟。

原本就資本不足的陸蒼哪有資金對付眾多的債主,結果十五六家法院的封條覆蓋了玫瑰園的每一寸土地,陸蒼一枕黃粱美夢。

最終燕京市審計事務所對利達玫瑰園的所有賬目進行審計後,玫瑰園資不抵債,總額1億餘元,擇日拍賣,這才算是給這玫瑰園畫上了一個不太完美的句號。

但馮倫似乎還是有些不太確定,小心翼翼衝著方辰問道:“這劉常明和鄧智仁您都認識吧。”

見方辰還真點了點頭,這下馮倫除了說方辰著實有神鬼莫測之能,還能再說什麼。

“既然您知道這兩個人,那想必之前的事情,您也瞭解,我就不多累述了,就說說發生在公司的事情。”馮倫說道。

緊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