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最後的努力(1 / 1)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請陛下下旨,開廷議吧,諸公以為如何?” 李春芳也看出當下朝堂風向不對,於是開口提議道。 知道繼續拖下去,或許只會適得其反,因為反對的人太多,而這時間大部分人都是習慣了人云亦云。 魏廣德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他只是在心裡默默計算了自己這邊能得到的支援票,確實已經達到廷臣裡的一半。 還有如朱衡等一些人,雖然在他們過去遊說的時候被拒絕,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前置條件,但魏廣德畢竟還是在心裡有那麼一絲僥倖。 或許,在廷議的時候,朱衡會看在老鄉的面上,選擇支援他。 其實,並不是所有反對者都是無腦般全部反對,大部分反對者都只是針對“互市”一項,認為互市後會助漲蒙古人的實力,從而對大明構成更大的威脅。 你說他們的想法不對嗎? 其實,若不是知道蒙古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以後的蒙古會更加沒落,魏廣德或許都會站在他們那邊。 實在是成吉思汗給天下人的印象太深了。 在沒有他出現前,大草原上的蒙古人就是一盤散沙,被周圍有組織的國家隨意完虐。 不管是西夏還是遼國,以及後來出現的金國,都把草原看成自己的牧場,予取予求。 為了實現他們長久掌控草原的目的,還故意製造草原上各部族之間無休止的殺戮,以此削弱蒙古人的實力。 這一切直到成吉思汗的橫空出世,他聚合了草原上的所有蒙古部族,建立起強大的、統一的政權,然後一個個點名,先滅西夏,再滅後金,南宋,席捲歐亞大陸。 雖然蒙古人打到西方的時候,成吉思汗早就死了,可他們畢竟都是因為沾了他的光。 也是因為廣袤的草原在團結的蒙古人眼裡已經不夠大,不足以讓他的子孫分封,於是蒙古人一路向西,建立一個個汗國。 面對這樣強大的敵人,謹慎些,其實並沒有錯。 魏廣德當然不知道隆慶和議,但是他知道蒙古人衰落是歷史的必然,以後的世界歷史已經沒有他們的事兒了,所以自然對互市不以為然。 最起碼,和蒙古人講和以後,大明可以緩口氣,進行一些內部的調整,魏廣德其實把目光早就投向了東北方那白山黑水之間。 歷史大走向很清楚,最後就是從那片土地上走出來的外族,最後成功問鼎中原。 而因為他們自己存在的各種原因,他們選擇了泯滅漢人的優良傳統,一昧選擇愚民政策,以為這樣就可以保證他們長久的統治這片土地。 後世近代的屈辱,其實就是因此造成。 實際上若是在鴉片戰爭時期,中國的統治者是漢人的話,即便和西方國家存在巨大的技術差距,漢人也能很快學會西方那些先進技術,進而迎頭趕上,甚至超越。 就如同大明,一樣遭遇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人的威脅,但是在幾次戰爭下來,漢人意識到雙方武器上的差別,馬上就學習對方的技術,雙方的差距很快就縮小下來。 在李春芳說話以後,高拱很快就表達了支援的態度,隨後是殷士譫和張居正,魏廣德稍遲了片刻,但確認雙方力量對比接近以後,他也選擇了點頭支援。 “既如此,那就請陛下下旨,明日舉行廷議。” 李春芳開口說道,隨即看著高拱道:“此事,就你我去乾清宮稟明陛下。” “好。” 高拱當即點頭。 “善貸,你看明日廷議結果會如何?” 送走李春芳和高拱,魏廣德和張居正、殷士譫緩步往回走,邊走邊聊道。 “難說。” 魏廣德只能答道,廷議結束前,一切皆有可能,他能怎麼說。 “正甫,你覺得呢?” 張居正又問向殷士譫。 不過殷士譫也是沒有多少信心,所以只是搖搖頭,表達自己的態度。 “今晚,咱們還是再找那幾位好好說說,再爭取一下吧。” 魏廣德知道,大家其實心裡都沒底。 不過事情發展到現在,他們也只能再拼一把了。 “叔大,你是什麼想法?” 魏廣德沒說話,可殷士譫卻是問向張居正。 “對半吧。” 張居正嘆氣道:“之前我們做了那麼多,現在算算貌似也只得到一半重臣的支援,剩下就看陛下還召集那些勳貴與會了。” 聽到張居正這麼說,魏廣德心裡一驚。 廷議,其實很重要的還是看皇帝,他召集哪些人參加。 明朝的廷議,每次參與的人員並不固定,而是隨著所討論的事宜有所調整的,但六部九卿和科道掌印官總是固定人員。 一般來說,會根據討論的事情涉及的部門由六部尚書或侍郎負責召集廷議,而且尚書和侍郎一般是輪流擔任召集人。 對於那些需要多個部門聯合會議的事情或者權責難以劃分明確的事務,往往由吏部負責召集並主持,由有關部門派人參與會議。 當然,皇帝作為廷議的的最終決策者,他有權指定一些特殊人員參與廷議。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