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譚綸的要求(1 / 1)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魏廣德已經注意到佛朗機炮的優點,若是大批次裝備佛朗機炮結合訓練有素的鳥銃手,再有這方面使用經驗的將領來指揮,最起碼一支近現代化軍隊雛形就出來了。 實際上,不管是戚繼光還是俞大猷,都是意識到集中火器使用的火力優勢。 不止這兩位名將,就算明軍中許多總兵、參將其實也有這方面的經驗,這也是為什麼戚繼光奏疏中有“拉弓射箭的功力不能比敵人更強,而想以此取勝”的原因。 遠端火力打擊,實際上從先秦時期戰爭中就已經開始使用。 弓弩一直都被視為一個國家軍隊的戰略力量,宋朝時期弓弩手發展更大,不僅裝備比例提高,弓弩技術、射程方面而是提升飛快。 只不過弓手難練,又因為政治原因,宋軍戰力一直不高。 而到了大明朝,明軍軍中大部分將來重視這種火力投送,但是他們的目光依舊盯在弓弩上,因為射擊頻率的關係。 而佛朗機炮的出現,終於讓他們對弓弩的信心有了重大的變化。 可惜,因為朝廷從上到下的潛規則,將領這個時候也沒心思練兵立功升職,他們更願意侵吞上面撥下來的火藥而不是用來訓練士卒。 火器,這都是要用的,只有大量使用提高熟練度才能提升戰鬥力。 也只有戚繼光這樣的人,看不起那點銀子,他更願意透過首級賺銀子。 當然,空餉,戚繼光也沒少拿錢。 戚繼光既然不願意留在京營整頓,魏廣德也由他,反正他看不起那點功勞,有的是人眼熱。 半個月多後,譚綸的巡視也終於完成,回到京師。 譚綸進了京城,先去兵部交卸差事兒,還要在幾天裡上奏這次巡邊的陳情,敘述邊防的情況。 不過離開兵部衙門以後,卻叫來長隨,耳語幾句,就把人打發走了。 晚上,魏廣德外出赴宴回來,剛進府門管家張吉就過來了。 “老爺,譚大人來了半盞茶時間了。” 張吉低聲報告府裡的情況。 魏廣德點點頭,說道:“招待好,我回後院擦把臉,換身衣服就過去。” 下午,魏廣德就收到家裡的訊息,譚綸晚上要見他。 雖然不知道什麼事兒,不過魏廣德還是往家裡寫了張條子,因為事前已經答應以為同年的宴請,所以兩人見面時間就只能往後拖一拖。 等魏廣德在後院洗漱一番,換上常服來到書房,進門就向譚綸抱拳道:“子理兄,你說你也是,有什麼事兒寫個條子就行了。 你這在外面風餐露宿一個月,回來就連夜過來,也不知道好好休息下。” “善貸,這次薊鎮之行,我是越看越心驚,所以只要連夜叨擾了。” 看到魏廣德進來,譚綸也急忙起身。 雖然魏廣德官職比譚綸高,可人家是科舉前輩,年歲長他太多了,所以在這些老鄉面前,魏廣德也擺不出閣老的架子。 “薊鎮防務有什麼問題?” 聽到譚綸說找自己是因為這次薊鎮之行,魏廣德心裡就是一驚。 前幾年他也是跟著兵部的人去看過薊鎮長城的,雖然有些地方年久失修,可以他的眼光來看,貌似問題不大。 那些邊牆受損的地方,大多是地勢險要之地。 雖然或許有人會覺得這種地方雖然不利於敵人突襲,但邊牆損壞嚴重的情況下還是很容易潰邊而入的。 但實際上,真實情況是少量的韃子進來,根本就對明軍整條薊鎮防線毫無影響。 地勢險要,意味著不可能是大兵團進攻。 幾十百把個人對於兩個國家的交戰,有多大的作用? 而能夠調動大軍的地方,明廷的防務修建還是很完備的,所以並非一定要時刻保持邊牆完好。 “善貸,這薊、昌二鎮東起山海關,西至鎮邊城,延袤二千四十餘里,這麼長的防線上,我走一圈下來,發現許多地方缺乏墩臺駐軍守禦,大多都是靠一道牆攔住敵人。 可你也知道,雖然長城所建之地甚為險要,可許多地方還是可供千人進出,只不過因為受地勢影響,以前沒人走過,而邊軍也不甚重視,都沒有安排多少兵馬防守,只有少量巡邏軍卒。” 聽到譚綸這麼說,魏廣德驚叫道:“子理兄,你不會以為明軍可以把長城鋪滿吧? 你也知道光薊鎮長城就有兩千裡,要是全部配備充足的軍士守禦,那要多少人手,這根本就辦不到。” “善貸,我們當然不可能把整個長城沿線都嚴密防守起來,可是卻不能繼續現在這樣,虜騎隨便找個險要之地,就可以隨意進出邊牆。” 譚綸也是急道。 其實明軍所謂的長城,只能防止平民出塞,也可以防止塞外部族入邊牆牧羊,至於要攔住蒙古的軍隊,那是比較難的。 所謂的關隘,都是在自古就有的通道上,擇一險要之地修建城防,避免蒙古大軍可以沿此長驅直入。 既如此,邊境上的明軍對小股虜騎也不怎麼上心。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