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魏廣德來到禮部接手公務。 在大堂上,隨手拿起一旁放著的一摞文書上面第一本,翻看來看了看,隨即點點頭,拿起旁邊的禮部大印直接蓋了上去。 文書是下面報上來,已經核實原左春坊左中允郭希顏和禮部主事仵瑜家裡對新朝給與優待的意見。 郭希顏,字仲愚,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人,嘉靖三十九年上書言立儲而忤旨,明世宗命處斬。 殺他的時候,魏廣德並不在京城,但是回來後也知道了前因後果,就是因為京察評定低,所以怨恨老鄉嚴嵩,之後更是寫大字報“構陷”。 不過不管怎麼說,郭希顏都是力挺裕王登基,所以按照徐階所擬的“嘉靖遺詔”,理應得到撫卹。 而按照朝廷的政策,這次就是地方府縣調查郭家情況,確定家族裡誰享受蔭庇。 實際上,當初他的上奏曾經讓裕王提心吊膽好一陣,或許也是因此印象極深。 在隆慶皇帝登基不久,就追封其為光祿寺少卿。 郭家報上郭希顏之子郭瑀,按照朝廷先前定下的規矩,蔭其子郭瑀為國子生。 禮部主事仵瑜事發則更早,他是嘉靖初期以爭世宗本生父尊號事,死於廷杖之下。 對於仵瑜是否要優待,此時去年還曾在禮部有過爭議,畢竟涉及“國本”之爭,最後是隆慶皇帝點頭才批下來的。 畢竟是隆慶皇帝爺爺的封號,禮部官員大多並不支援對仵瑜優待,擔心因此引起皇帝的不滿。 只不過,仵瑜雖然也能得到優待,卻並沒有被翻案,自然也沒有追封。 按照隆慶皇帝的評語,“瑜雖有罪,但死於廷杖下,實不該。” 這些,其實是在魏廣德來禮部前就已經定下的,只不過需要各家確認誰進國子監,這也算半隻腳踏進官場。 定下的東西,魏廣德自然也懶得去管,直接蓋章,發下去,自有人回發文讓二人入監。 之後,魏廣德就繼續處理這兩天遺留下來的文書。 時光匆匆,幾日過去,隆慶皇帝御駕回京,在京官員在李春芳帶領下迎接,京師恢復原貌。 魏廣德在禮部之後的時間,自然就是負責後面的殿試。 不過都是有規矩的,魏廣德也不便多問,只要報上來都點頭批准就是了。 “老爺,你讓我注意的那個叫李成梁的參將,兵部那邊傳來訊息了。” 這天,魏廣德在值房裡看著公文,蘆布進來後低聲稟報道。 “什麼訊息?” 魏廣德放下手裡的文書,抬頭問道。 “遼東撫臣魏學曾舉劾險山參將李成梁為副總兵,仍管參將事,革長勇備禦戴冠,下御史逮問。” 蘆布小聲答道。 “戴冠?他犯了何事?” 魏廣德奇怪道,雖然不認識這個人,但是遼東情況複雜,只是魏廣德看明末雜書時就有的印象。 在遼東被彈劾的人,很多是一心為朝廷,而在遼東昇官發財的大多是為家族當官,所以在明末遼東幾乎就是一支軍閥隊伍,聽調不聽宣。 而李成梁,似乎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對於被李成梁替代的戴冠,魏廣德自然來了興趣,想問個究竟。 “好像是魏巡撫發覺此人暗中和女真人交易鐵器等,另外還有剋扣軍餉等事發了。” 蘆布只關注李成梁,對戴冠關注的不多,自然只能說個大概。 魏廣德一聽是交易鐵器,也瞬間失去了對他的興趣。 別說,這個時候那些邊將和外面交易一些違禁物品的事兒,其實還真是屢禁不絕。 武將地位如此,大多沒什麼追求,所以和太監類似,大多喜歡黃白之物。 黃白之物,是人都喜歡,只是有些被人發覺治罪,有些則平安一生。 利用職權倒騰物資牟利,在邊鎮已經司空見慣。 “兵部那邊什麼意思?” 魏廣德隨口問道。 “兵部無異議,應該會很快上奏此事。” 蘆布答道。 “嗯,知道了,你以後多注意下這個人。” 魏廣德吩咐一句,隨即又低頭看起文書來。 兩日後,皇極殿上,隆慶皇帝傳制冊立皇子朱翊鈞為皇太子,命成國公朱希忠為正使持節大學士徐階為副使捧冊寶詣文華殿行禮。 文華殿偏殿中,魏廣德看著馮保指導著朱翊鈞跪下,徐階翻開冊寶大聲讀道:“蓋聞萬國之本,屬在元良主器之重歸於長子,朕恭膺景命嗣撫丕圖遠惟古昔,早建之文近考祖宗相承之典,爰遵天序式正儲闈諮爾,元子日表粹和天姿穎異誕祥,虹渚夙彰出震之符,毓德龍樓允協繼離之望,是用授爾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 朱翊鈞還小,其實這個時候也不懂這是做什麼,但是也知道在讀的是父皇給他的賞賜。 雖然有些奇怪為什麼不是珠寶玉器或者什麼好玩兒的,但還是規規矩矩跪著聽完,這才起身謝恩,接過徐階遞過來的寶冊。 不過終歸還是個小孩子,寶冊在手不免翻來覆去玩起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