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書楊博洋洋灑灑一片奏疏,其實就說了三件事,一是再次申飭督臣,重申剋期蕩平反賊,二就是保舉御史叚顧言和守制回籍的譚綸負責剿滅反賊。 而最重要的是,提出了新的圍剿張璉反賊的策略,那就是集中精兵強將偷襲張璉老巢,也就是“攻其必救,賊必牽於內,顧亂乃可平。” “善貸,你看楊尚書的策略,可行嗎?” 現在裕王府諸人中,誰最懂兵事,當然是魏廣德了,所以在裕王府知道楊博上書內容以後,裕王第一時間就問魏廣德的看法。 魏廣德這會兒還在琢磨,楊博提的前兩件事兒他沒關注,但是對最後那條剿賊策略,感覺上還是可行的。 他之前可沒想到過該怎麼剿滅張璉賊人,只是覺得在京城無法知道閩賊的實際情況,只能是到了前線,瞭解真實情況才能提出對應策略。 “殿下,我覺得吧.....” 魏廣德開口說了幾個字就停頓下來,因為他還沒想好。 又是思考半晌,才點點頭,看向裕王說道:“楊尚書的策略應該是善策。 別看閩賊猖獗,短短數月就攻佔大小城池無數,可是缺乏統治基礎,民心依舊向著朝廷。” 這話可不是魏廣德亂說,別看朝廷的政策導致民不聊生,可是老百姓民風淳樸,大明立國已過百年,在民眾心中無疑才是正統,賊始終是賊。 “楊尚書提出的策略,其實就是不管他們在外的強兵,集中精兵攻佔閩賊巢穴,屆時在外賊人就真成了流賊。 正如楊尚書所說,閩賊必全力回援,屆時若是在半途設伏擊之,必然大獲全勝。 剿滅了這些閩賊強兵,剩下的不過是老弱,再不復現今的樣子,官軍至,平息閩賊不過旦夕。” 魏廣德這邊說出自己的分析,裕王和殷士譫、張居正都是不住點頭。 他們一開始也就是被張璉反賊瘋狂擴張的勢頭給嚇住了,感覺好像江南官軍和反賊遭遇就是一觸即潰,前幾日聽說浙軍戚繼光部大敗反賊,整個裕王府就高興的不得了。 所以一開始看到楊博的策略,不管反賊在外強兵,偷襲巢穴,本能的感覺不可能成功,人家反賊留在巢穴的兵馬肯定才是最精銳的,哪那麼容易偷襲成功。 現在聽魏廣德話裡的意思,偷襲巢穴只是為了吸引反賊在外強兵回援,他們半道伏擊,這樣勝算自然就大了。 魏廣德可不信什麼強兵,在他看來兵馬其實都差不多,就看怎麼用,這也是受到俞大猷的影響。 而裕王府中人當初可是詳細打聽過魏廣德在宣府指揮大戰的過程,誘敵深入,圍點打援這些招數他嘴巴里就使勁往外蹦,都是他瞎幾把吹牛的,可是聽在裕王府諸人耳中那就是作戰的韜略。 這會兒聽到魏廣德說引誘反賊回援伏擊,他們自然就想到了魏廣德當初說的“圍點打援”,自然覺得是妙計。 裕王,殷士譫,也是看《三國演義》的,十分崇拜諸葛亮的“錦囊妙計”。 “那就好,那就好。” 裕王先反應過來,拍手叫好。 張居正撫摸著自己額下的美髯也是點頭,想來楊尚書肯定也能說服自己老師支援這個戰策,至於嚴首輔那裡,想來也不會反對。 其實,嚴嵩這人能力還是有的,並不是湖塗蛋,否則嘉靖皇帝也不會把朝政交給他處理。 果然,第二日西苑就傳出訊息,嘉靖皇帝同意了楊博的上奏,在奏疏的批紅中寫道:“賊猖獗日甚,地方官漫不為念,欺天禍國,胡宗憲其督率各官剋期進剿,如仍前怠玩論奏治罪,顧言敕令協計用兵有功,並敘綸準暫起復領浙兵殺賊。” “陛下還是聖明啊。” 在收到訊息後,魏廣德小小的拍個馬屁。 當然不是在嘉靖皇帝面前,而是在裕王跟前說的。 別看嘉靖皇帝和裕王貌似不親,可是以往藏在內心的芥蒂,在嘉靖皇帝讓景王離京,確定他太子之位時已經煙消雲散。 現在的裕王,除了沒有接到冊封太子的聖旨,已經享受起太子才有的權勢。 所以現在的裕王,對恭維嘉靖皇帝的話,還是很受用的,嘴角含笑看了眼魏廣德。 而紙條傳到張居正手中時,他卻是看著紙條有些發愣。 “怎麼了,叔大?” 殷士譫注意到張居正表情的異常,好奇問道。 “陛下的批紅有些長了。” 張居正看了眼殷士譫,嘴裡答道。 “父皇的批紅有什麼問題嗎?” 裕王這時候也被張居正的話勾起興趣,開口問道。 “殿下,陛下在批紅中斥責了地方官員漫不為念,欺天禍國,這個指責可是很嚴重的。” 張居正答道,說話間手裡的紙條也遞到了裕王手中。 “嗯嗯嗯。” 裕王接過紙條又看了一遍,嘴裡呢喃道。 魏廣德被張居正這一提醒也有所明悟,一般情況下,說個地方官辦事懈怠就完了,可是用“欺天禍國”這四個字,似乎確實有點別有用意在其中。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