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平衡(1 / 1)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我見了徐閣老一面,他說之前陛下召見他和嚴閣老就是說這事兒,陛下已經內定由郭樸出任吏部尚書一職。” 李芳帶回來的訊息很大,會推的結果是詹事府詹事郭樸和南京禮部尚書李璣堪,但是嘉靖皇帝已經內定了由郭樸接替歐陽必進。 屋裡眾人都默默無語。 魏廣德算是徹底明白過來,嘉靖皇帝其實是在收緊手中的權利,從過去放權給嚴嵩到現在收緊,任用之前那些給他寫青詞的官員上位。 他們能有今天的官位自然知道靠的是什麼,之後他們也會緊緊靠攏在嘉靖皇帝身邊行事,或許這也是嘉靖皇帝在為裕王登基做一些前期準備,他不能允許在皇位接替期間有強大的政治勢力存在。 嚴嵩,這位曾經顯赫一時的人物,終究是走到了政治生涯的末期,即將畫上句號。 魏廣德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他就是這麼理解的。 其實,貌似宮裡的人早就已經看到了這點,所以當初陳矩才會點出那幾個人的名字。 想到當初嚴嵩找自己的談話,嚴首輔應該也是早就料到有今日了吧。 歐陽必進致仕,嚴嵩在六部九卿中的勢力算是徹底瓦解,而這僅僅在皇帝一念之間。 看看現在的嚴嵩,還有後世被罵的很慘的魏忠賢,其實都只是皇帝的一顆棋子,樹立起來的靶子。 魏廣德還在想著這事兒,耳中就聽到李芳又開口說道:“還有一個事兒,徐閣老說還是先給殿下說一聲。” “何事?” 裕王這會兒心情可不太好,聽到徐階還有話說,就隨口問道。 “徐閣老說,唐汝揖入裕王府的事兒已經定下來了,就這兩天就會下旨入府。” 李芳急忙答道。 “嗯,知道了。” 裕王點點頭,這事兒宮裡先知會過,可能內閣那邊不知道這事兒,所以徐階才給李芳說了這件事。 殷士譫看裕王興致不高,就開口說道:“唐修撰是唐尚書的公子,大家可能也知道是什麼人,所以以後在王府裡說話做事要注意些。” 張居正和魏廣德自然知道殷士譫話裡的意思,唐龍是不是嚴嵩的人,這個魏廣德是不知道的,畢竟那時候魏廣德還在崩山堡和泥巴。 不過大家都這麼說,魏廣德想來應該也差不了太多,最起碼唐龍和嚴嵩關係還是不錯,就算沒有投靠可交情也很深。 裕王府是什麼地方? 嘉靖皇帝為什麼會把唐汝揖丟進裕王府來? 難道嘉靖皇帝不知道這唐汝揖的情況? 不能啊,朝廷裡都傳開了,宮裡不可能不知道這事兒才對,要不然東廠就成了混日子的了。 魏廣德覺得這事兒嘉靖皇帝肯定是知道,把人送進裕王府肯定也是有什麼目的的。 可為什麼要往裕王府裡摻沙子呢? 魏廣德有點想不通,這不是給裕王府諸人找不自在嗎? 到了下午,魏廣德上了自家馬車,晃晃悠悠往家裡走,車走到半道上忽然就停了下來,然後感覺車頭往路邊上偏,。 應該是給對面的車讓道吧。 魏廣德在心裡想到,等了一會兒,車窗外傳出吆喝聲,那是轎伕抬轎統一步伐發出的聲音。 魏廣德知道,肯定是到了某處路面比較窄的地方,對面的人應該地位比自己高,所以馬車要讓道。 等了一會兒,對面的轎伕已經過去了,馬車重新動起來,魏廣德才開口問道:“先前是哪個府的?” 車伕李三這時候答了句,“吏部歐陽尚書的轎子,所以小的避讓了下。” “嗯,知道了。” 魏廣德隨意答了一句,歐陽必進的轎子,讓就讓吧,他在京城也呆不了多長時間了。 官員致仕,按制就要回原籍,這也是明朝控制京師人口的一種方式。 當然,也有留在京師的,不過那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比如兒子在京城為官,自己回鄉沒人養老,這種情況下可以申請留京。 腦海裡隨意想著這些事兒,忽然,魏廣德感覺靈光一閃,似乎自己摸清了嘉靖皇帝的心思。 什麼心思,自然是唐汝揖入裕王府的目的。 致仕,當然和唐汝揖無關,人家才四十多歲,離致仕還遠著呢。 嘉靖皇帝把和嚴家有關係的人送進裕王府,為什麼? 這應該也是在為裕王將來執政鋪路才對,或者說是在裕王身邊安置朝中各方的勢力,讓他能對朝政有個提前瞭解,或許,這也是帝王教育的一種方式。 看看唐汝揖入府前裕王身邊是什麼情況,以高拱為首的裕王派,他們入朝後很快就聚攏在裕王身邊,為裕王服務,目的自然是在裕王登基後能後飛黃騰達。 但是,這些人也是經受過考驗的,當初景王在京時,這些人都對裕王不離不棄,最起碼忠誠這一塊不缺。 除此外還有誰? 徐階的勢力。 裕王府被景王府打壓,過得艱難,而徐階在內閣被嚴嵩打壓,也是寸步難行。 兩個實力弱小的湊到了一起,他們天生就是對景王府和嚴家的對手。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