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高忠就離開住所前往拜會朱希忠。 成國公朱希忠前段時間接管錦衣衛後,還在錦衣衛指揮衙門呆了一段時間,可是畢竟他只是掛著錦衣衛指揮使這個差事,對於他這樣的勳貴來說,自然不願意過多參與到機密事中。 其實相對來說,他更喜歡大都督這個職位,清閒。 已經是成國公,品級上已經升無可升,自然也不指望再立大功,尋求繼續晉升。 他要真有建功立業的心思,怕是嘉靖皇帝又會睡不著覺了。 高忠在五軍都督府和朱希忠見面,時間很短暫,這幾天朝廷的風向朱希忠自然清楚。 “高公公,大同要是有訊息,肯定是要第一時間知會宮裡的,可不敢耽擱。” 朱希忠對於高忠的話,當然是不敢聽的。 “只是希望報告前先給我或者黃公公那裡說下,免得太過突然,皇爺那裡.....” 朱希忠明白了,怕是他們擔心訊息不好,皇帝那裡不好伺候,他們要先做一些應對。 高忠和黃錦,兩個人他都不想得罪,可是軍情也是耽誤不得的。 經過短暫思考後他就有了主意,對著高忠說道:“這樣吧,有軍情過來,我一邊去宮裡上報,,另外會派人給公公送信。” 兩人目光對視中,就理解了相互的意思。 朱希忠的決定雖然不是最好,可也是能接受的。 軍情緊急他不能耽擱,可是覲見皇帝的過程中稍微動作慢點,先給他們知會一聲,雖然時間短暫可能難以做好應對,可也只能如此。 好吧,其實朱希忠這麼做,已經算是很給面子了。 在嘉靖皇帝那裡,最得寵的勳貴,也就是這位成國公了,其他幾個公爵都差了不少。 談好事兒,高忠就從五軍都督府告辭出來返回宮中,而此時京城左安門外,晃晃悠悠來了一輛馬車,車頭左右掛著“四川巡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牌子。 就在馬車即將進入城門前,車簾被掀開,黃光升略微憔悴的面容出現在這裡,看著京城高大的城牆思緒萬千。 他又回來了。 從嘉靖二十年從京城調往浙江任按察司僉事,之後歷任布政司參議、廣東按察司副使、四川布政司左參政、廣東按察使等職務,現在終於回來了。 朱希忠送走了高忠後,處理了一些都督府公務就閒了下來,尋思著是不是去京營看看。 現在北邊局勢緊張,他也擔心真鬧出大禍事,雖然京營已經是扶不起的阿斗,可總歸還是要盡力扶一扶,不然到時候真要派上用場卻拉不出來,在皇帝那裡失分。 吃過午飯休息一會兒,朱希忠起身吩咐親隨,“給我著甲。” 他打算去京營看看,在宣府發來急報後,按照兵部和都督府的手令,在京各衛所都開始整訓。 不過京營是個什麼樣子,在京官員都很清楚,朱希忠也沒有急吼吼的就去整頓京營,而是留下充足的時間讓那些人收拾首尾。 現下,眼看著沒多少時間了,他需要過去看看。 親隨抱來朱希忠的戰甲,開始給他一件一件穿上。 進入軍營,自然要頂盔摜甲,才像個帶兵之人的樣子,朱希忠還是很在意這些細節的。 “公爺,衛裡有人來送訊息。” 親隨正在給他穿戴山文甲的時候,門外小廝在門口報道。 “衛裡?” 朱希忠一聽,嘴裡唸叨一句,他知道這是指錦衣衛的人,雖然奇怪這個時候有什麼重要的事兒不能明日一早送來,不過還是開口說道:“叫他進來。” 等來人進門的時候,朱希忠已經穿戴好。 因為不是出門打仗,自然不會披掛三層鎧甲,僅僅是外罩山文甲,讓他看上去更加英武不凡就好了。 “稟大都督,大同密報。” 來人進屋看到朱希忠全身披甲,自然知道他這是要外出,急忙從懷裡抽出一支竹筒遞了過去。 “是守有啊,隨便坐。” 朱希忠順手接過竹筒檢查封漆,嘴上也說道。 “不敢。” 來人正是劉守有,雖然他祖上和成國公朱希忠打過交道,可畢竟人走茶涼,雖然朱希忠對他還算客氣,但是下屬終歸是下屬,他絕不會造次。 驗看封漆無誤,朱希忠刮掉封漆開啟竹筒,從中倒出裡面的字條,隨即展開一看。 “咦。” 僅僅一瞥之後,朱希忠就驚訝的發出聲來。 隨即他就面色嚴肅的重新又把手中的字條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隨後把字條一折,臉上陰晴不定。 字條上的字他都認識,合在一起的意思他也理解,可是怎麼就覺得那麼匪夷所思。 這個時候特殊,要是錦衣衛把情報搞錯了,在皇帝那裡可不是簡簡單單罵上幾句就能過去的。 這是大同錦衣衛百戶所發來的訊息,字條上居然寫的是大同軍出塞偷襲板升城成功,回程途中在殺胡堡以北幾十裡,一處早已廢棄的軍堡安銀堡附近打敗俺答部精銳騎兵萬餘的訊息。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