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內閣說事(1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北京內城,南燻坊,魏府書房。

“這兩天李成梁都跑了那些地方?”

魏廣德坐在太師椅上,對面前站立的張吉問道。

“稟老爺,李成梁這兩天倒是乖乖待在驛館沒有外出,除了參加朝廷的典禮,就是去了趟兵部報備。

對了,他在兵部裡面,和侍郎汪道昆待了很長時間,不知道聊了些什麼。

還有就是,他沒有外出,但是派出去幾個親兵,聯絡了內城的幾個牙行,說是要在內城找個宅子居住。”

張吉答道。

“汪道昆。”

魏廣德點點頭,李成梁在京城的關係他大概清楚,李成梁在京城是沒有什麼人脈關係的,否則當年他來京城襲職也不會耽誤那麼久的時間。

當初沒有,之後一直在遼東,雖然每年都往京城送冰敬炭敬,可畢竟沒見面,誰敢和他深往。

不過就是維持表面的關係,這樣的關係其實非常脆弱,根本經不起考驗。

大家都這麼送,你沒送得罪人,送了別人也不記得。

魏廣德明白了,李成梁可能從汪道昆那裡獲得了一些訊息,所以現在反倒安穩起來了。

既然如此,原本他計劃明晚叫李成梁過來的打算,也就沒必要這麼著急了。

“繼續安排人盯著就是了,看看還有沒有其他人和他聯絡。”

魏廣德只是吩咐一聲,就揮手讓張吉下去。

等人離開後,魏廣德起身從書架上拿下木盒,翻出你們他記錄的東西,放在書案上,又鋪開一張紙,開始小心的開始書寫。

這幾天,他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錢法改革上。

建立新的錢法,雖然他不認為可以一步到位,解決所有難題,但還是想要做的盡善盡美。

最起碼,朝廷這次推出的錢法,得適應當下的社會環境,不會出現什麼大的錯漏。

至於將來,他不指望。

畢竟時代隨時都在變化,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度,只有審時度勢,順時施宜才是好的施政方式。

建立大的框架,提出要求,其餘的自有戶部、工部去協調。

第二天一早,魏廣德離開魏府去內閣辦差。

進入後,就有中書急匆匆過來拜見。

“何事?”

魏廣德站在院裡廊道下問道。

“山西急報,山西應州、朔州、山陰、馬邑、大同等縣及安東、中屯、山陰、陰和、高山等衛大旱,災報以聞。

另南直隸高郵州以東兩淮所轄呂四等場大旱之後,又發生狂風暴雨,河海並溢,廬舍傾圮萬餘區,溺死居民一千六百餘人,家畜無數,倉庫鹽場漂盪無存,百姓流離失所,饑饉無食。徐州、揚州等大雨為災,海嘯河溢。”

說話間,那中書手中出現兩份奏疏,雙手遞到魏廣德面前。

伸手接過,魏廣德快速開啟翻看,隨口問道:‘今早送來的?’

“回魏閣老,山西急報是昨晚送過來的,南直隸急報是今早通政使司直遞。”

那中書急忙答道。

“兩位閣老來了沒有?”

魏廣德又問道。

“還未到內閣。”

“知道了,你下去吧,把今日收到的奏疏分發好。”

魏廣德看了眼那中書舍人,依稀記得此人姓楊,好像就是南直隸人,應該是在受災之地,所以才如此亂了方寸。

魏廣德拿著兩份奏疏回了值房,直接在書案上把奏疏放下,拿出兩張紙貼,提筆分別寫上,分別寫上減免山西及淮、揚等處田租,賑濟災民的票擬。

自從魏廣德當官以來,對這樣的災報早就已經看得麻木了。

每年哪兒不發生點天災,貌似這年就過不好似的。

想到嘉靖三十多年的時候,那才是恐怖,幾乎所有行省皆有災報發生,不是大旱就是大澇,也難為嚴閣老當年拆東牆補西牆給挺過來了。

蘆布端茶進來的時候,魏廣德已經寫好票擬,貼在奏疏上放在一邊。

“蘆布,你注意下,等會首輔和呂閣老來以後告訴我一聲。”

魏廣德吩咐道。

“是。”

蘆布自然馬上答應下來。

不多時,蘆布就搬進來一摞今日分發過來的奏疏,放在書案一頭,這才出去。

不多時,蘆布就進來通報,張居正和呂調陽都已經到了內閣開始辦差。

“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