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分治(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自鄭和下西洋後,一代代明皇其實都知道世界之大,無邊無際,大明雖然自稱“中國”,但其實也知道海外還有十倍、百倍於大明的土地。

當初魏廣德拿出兵部找到的,據說是鄭和安排手下繪製的地理圖冊給小皇帝講解時,朱翊鈞還很驚奇的詢問,既然外面還有這麼廣袤的土地,為何三寶太監沒有建立更多的宣慰司,而只建立了舊港宣慰司。

魏廣德對此的解釋就是當今的交通技術限制了兩地的聯絡,不能很好的聯絡,朝廷有時很難做出及時反應,貽誤大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當然,魏廣德說這些也不是毫無意義,主要就是給小皇帝灌輸一個思想,海外的土地,只要條件允許,就應該拿下來。

講解舊港,也是為了之後派水師下南洋先走的一步棋,讓小皇帝知道在南洋其實還有老祖宗留下李的,但被人遺忘的土地。

至於海外領地,魏廣德就按照自己記憶力西方殖民地的那一套給他講,朝廷任命總督,只確定每年要繳納的貢品,安排水師定期往來,傳遞訊息和運輸貢品,其他的都有海外總督負責。

甚至,魏廣德還建議可以讓願意去的藩王到海外就藩,給他開府建牙,自行開設府署,樹立旗幟,處理自己所理軍政事務的權利。

有這樣權利的藩王,所佔領地只能是在海外而不是在大明國土上。

所得也只能是那片土地的供應,能守住甚至擴大,是自己的本事,守不住可以跑回來,不過就失去王爵成為庶人。

出於宗族考慮,皇室還是會養著他們,但只是庶人。

不過魏廣德也知道,這樣的建議,相信沒有藩王會願意去。

未知的風險太大,除非朝廷出兵佔下來,還打理好,他們或許才會考慮。

第二日,魏廣德一早處理了一些政務後,就和張居正一起進宮。

“獻俘禮降等,但王杲必須由陛下賜死。”

魏廣德在張居正值房說道。

“沒有轉圜,這不利於陛下仁善美名。”

張居正只是說道。

“王杲殺了太多明將,若不處死難以服眾。”

魏廣德繼續說道。

武將希望處死王杲,為同僚報仇,文官集團則覺得無所謂,他們希望皇帝最好不殺人。

至於處死逆酋,這個就看皇帝的決斷。

當然,皇帝年幼,一切都是他們在掌握。

“女真部族桀驁不馴者多如牛毛,殺一殺也能讓他們畏懼朝廷。”

魏廣德接著說道。

張居正知道,這是魏廣德希望待會見到兩宮太后,他能站在他一邊,支援他的決定。

只是片刻猶豫,張居正還是點頭說道:“好。”

今日面見兩宮太后和小皇帝,就是三件事兒。

一是東番島,二是獻俘禮上處死王杲,三則是留李成梁在朝中,預防西南有變。

兩宮太后在知道內閣謀劃違反祖制,欲收復東番島時,頗為猶豫。

不過在魏廣德講出東番島的地理位置,可以有效保護浙閩沿海,又有無數資源可支援水師發展後,態度才有所軟化。

畢竟,內閣兩位閣臣都支援佔據東番島,那自然不會有錯了。

只是在處死王杲這件事兒上,倒是頗費一番功夫。

畢竟,兩宮太后還是希望小皇帝朱翊鈞能夠有仁善之名,做一個好皇帝,所以對於殺死已經被抓住的逆酋,她們覺得關起來就是了,沒必要處死。

魏廣德翻出嘉靖四十年後死在王杲手上將官的名冊,從副總兵到遊擊將軍,十餘個名字出現後,才讓兩宮太后意識到王杲此人的惡行昭昭。

“王杲生性殘暴,不服王化,十惡不赦,遼東邊將恨不得生食其肉。

此次李都督將其拿下,將士都多有要就地處死他,只是因為逆酋罪惡滔天,需獻俘闕下才留下其命。

這樣的惡人,本該千刀萬剮也難滅將士們心中怒火。”

魏廣德說到這裡,看了眼上面的兩宮太后和小皇帝,這才繼續說道:“不過,此次處置王杲,是陛下親自下旨,為了陛下清名,改磔刑為處斬,已經是十分仁慈了,足以讓周邊流傳我皇聖名。”

原本歷史上,王杲獻俘闕下後,被送入刑部關押審問,最後定罪則是因為李成梁和戚繼光等邊將關係,他們走通了張居正的門路,最終判處了古代酷刑中最殘暴的刑罰——磔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